近來日本對於釣魚台列嶼的宣示動作頻仍,且不斷突破二次大戰後對於日本軍事的限縮;意圖透過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一則試探中國大陸的底線,二則趁勢擴張其軍備戰力,並將有爭議的島嶼收歸國有。
日本的內政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尤其是泡沫經濟的內傷還沒復原,金融海嘯更使其陷入破滅的窘境。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上台後力推消費稅,遭到民主黨小澤派的杯葛,導致民主黨再分裂。野田對內一籌莫展,看到菲律賓在南海掀波後引起國際重視,轉而在軍事和外交上展現企圖心,以謀振奮人心。
野田政府先是支持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收買釣魚台的言論,繼而表示將以政府名義和釣魚台土地所有權人洽談收買歸「國有化」。此言一出,大陸外交部立即反應,堅決維護釣魚台列嶼的主權,絕不允許任何人買賣中國神聖的領土。馬英九總統也表示護衛領土的決心,一寸也不能讓。但對於大陸提議兩岸共同維護領土的主張,陸委會表示不能接受。
由於牽涉到主權問題,過去保釣期間,中華民國也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所以稱釣魚台屬於中國主權,怠無疑義;但是兩岸之間目前存在主權爭議,現階段雖然達成許多經貿協議,但基本上是在「擱置主權」的狀況下進行合作交流,在「先經後政」而尚未進行政治協商的情況下,要在釣魚台問題達成「主權共識」有困難。
由於美國軍事戰略轉向亞太,並以第二島鏈包圍中國為主要方針。最近黃岩島事件,美國表面上雖主張中立,但表示會依據《美菲協防條約》防衛菲國領土;釣魚台爭議升高之後,美國又稱釣漁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美國有義務防衛日本。大陸不甘示弱,昨天清晨出動三艘漁政船巡航釣魚台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立即出動,雙方衝突立時升高。
在國際局勢緊繃下,台灣宣示主權的聲音微弱,因為國際間都把台灣歸為中國的一部分;只有日本、美國想要箝制中國時,才會把台灣的地位放大。因此,台灣必須清楚自己在釣魚台爭議中所應扮演的角色。當前,最有利的地位就是與大陸站在同一步調。
目前正在海南舉行的「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中,兩岸學者認為兩岸必須務實,對南海能源和海洋資源的探勘與開發攜手合作;應在太平島、西沙群島和東沙群島設立漁民救助機制。這些都是可考慮的作法。
由釣魚台事件,可看出兩岸在主權問題上的矛盾與扞格之處。外交領域中台灣一直無法與大陸同台共處,關鍵就在主權爭議。在兩岸還沒有進行政治協商前,南海問題的國際談判如果能把台灣納入乃是一項務實的作為,兩岸可以採取一致的立場和態度,面對國際問題。
日本升高釣魚台衝突,台灣如只是喊喊「寸土不讓」並無實質意義。和大陸同步調行動,台灣才有發言的空間,才能進入南海問題的國際舞台,國際間也才不會忽視台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