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農夫】歸園田居大不易

潘啟生 |2012.07.10
2150觀看次
字級

台北的朋友得知我在山上置了一處農園,遍植有桃、李、櫻、梅,頗感興奮,一直嚷著要約時間上山喝茶、野炊。經過多方騰挪,終於敲妥時間,幾位友人蒞臨山居,小聚同歡。

山中小屋,美其名曰山居,其實叫工寮更為貼切。幾坪大的木頭房子,隔個衛浴間,再打個通舖,所餘僅容旋身。三兩家人居停猶自可,如若一群友人到訪,根本無法在內活動。所以不管喝茶、用餐,多只能在屋前廊下進行。

茶過三巡,幾位原本談笑風生的朋友逐漸出現不豫之色,頻頻揮手,拍打驅趕蚊蟲。原來山居海拔只有四百公尺左右,又未嘗施過農藥,草木繁生,蚊蟲自是不少。尤其是春夏時節,經常是夏蚊成雷,如影隨形。友人自都會來,何嘗領略過這等陣仗。碰上蚊蟲大軍,難免要丟盔棄甲,落荒下山。

在學讀書年代,不少人可能對陶潛:「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歸園田居詩,心嚮往之。幻想著,有朝一日不需再為五斗米折腰,即可「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我不曉得陶淵明在江西柴桑的歸園田居處有無蚊蟲之擾。但在台灣的新竹山區,除非是海拔一、二千公尺的高地,否則蚊蟲滋擾恐怕是絕難避免的。不少友人即對夏日山居的如雷蚊蟲,嘖有怨言。久久不敢再約上山品茗、採果。歸園田居說時美好,實則大不易。

即便內人在山上活動已歷十載,但她對於蚊蟲之擾,仍然無法適應。常需噴灑防蚊液或是頭巾、袖套層層包裹,方敢外出工作。看她包頭覆面、小心謹慎的模樣,不免偶爾訕笑,多所調侃。

但尋想,她在都市生活了三十餘載,何曾嘗過這等滋味。只是嫁雞隨雞,跟著我這個半調子農夫移住鄉間,卜居山林。其願隨我落腳草地,已屬難得,何敢苛求。是以山中大小農事,一力承擔,不敢有言。

可能是自幼的農事訓練,打草修樹、掘土壘坎,雖稱不上駕輕就熟,但總可以勉力支應。只是晚時返家,常是舉步維艱,拿起碗筷,腕手顫抖,無法自已。

不知千餘年前的淵明先生真的是自個兒荷鋤耨草、犁耙種地,還是指揮奴僕、量斗收租、閒暇悠遊山林的田園詩人?如若淵明先生果真躬親農事,刈草種地,而卻能超脫苦境,為文賦詩,結廬人境,心遠自偏。那其曠達胸懷、高邈文采,就遠非我輩凡俗所能望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