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市面上有四種蘆筍汁商品標示不實,還有一家知名護髮公司,明知產品只是一般洗髮水,根本沒有生髮、治療禿頭療效,卻找來許多知名藝人代言宣傳,讓許多消費者懷著生髮的幻想卻換來一場空。
更有許多食品或商品增添不該有的化學物質,令消費者無不大吃一驚。
為何有的黑心商品竟能持續在市面上生存多年,才被偶然發現。信譽可是企業的第二生命,而上述這些企業顯然不遵從這守則。
雖然,政府相關單位也會定期抽查各種食品、蔬果與商品的成分,但畢竟政府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可能無法照顧周全。
筆者建議,政府可以比照先前許多地方政府,以高額獎金獎勵民眾檢舉有人亂丟垃圾等的做法,也鼓勵民眾、企業、媒體與非營利組織,甚至合格檢驗單位,定期將市售各種有疑慮的商品或食品,送相關單位化驗。
前一陣子有電子媒體送檢市面上號稱純天然的香茅油八項產品,卻也發現有一件產品含甲醇,這是一種工業酒精,具有神經毒性,長期使用可能會傷害身體;另外一件產品,則驗出含致癌物四甲基苯。
發現不法的情事,則到政府相關單位檢舉與告發,若查證屬實則頒發一筆高額檢舉獎金,成績優異者並頒獎公開表揚。
如罰款的一半做為檢舉獎金,以鼓勵大家一起把不肖產品糾舉出來,一方面也補貼檢舉者的檢驗費用。
如此,以高額獎金與公開表揚方式,鼓勵大家踴躍查驗與檢舉市售不良的食品與商品,加速淘汰不肖商家。
同時,這一筆檢舉獎金,也可讓長期從事消費者保護的民間非營利組織,例如財團法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等單位有了更多資源。
那消基會可以更有力量,從事市售商品或食品的檢驗,讓不肖的產品一一浮現,這也是國內消費者之福。
蘇子裕(高雄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