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鉛字、刀雕陶品 溫事尊重職人精神

郭士榛 |2012.06.25
125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條通巷弄內的「溫事雜貨鋪」,是雜貨部落格名人米力開的店面,她和丈夫Rick夢想營造一個寧靜、有質感的空間,讓訪客進入溫暖的緩慢世界。

「溫事雜貨鋪」所在的老屋歷史超過一甲子,整體架構雖已整修,但壁面斑駁、水漬嚴重;為了省錢,Rick自己動手,花兩個月清理、重建,才讓房子展現美麗結構。

米力表示,「溫事」意指「溫暖的小事」,凡與生活有關的用品,都是溫事商品。在米力和Rick眼中,雜貨是被設計出來的生活用品,他們每年到日本或其他國家兩次,蒐集這些藝術品。

Rick敲打著一台德國製打字機,再用手搖一台縫紉機,介紹道:「它們都是有百年歷史的商品,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至今仍可使用。」米力指出,這才是真正的文創商品,價值跨越百年,令人感動。

著迷日本傳統工藝

「溫事雜貨鋪」的商品以日式雜貨居多,都是得來不易的珍品。米力笑稱,Rick學了五年茶道,著迷於日本各行業職人「尊重文化」的精神,將靈魂投入在作品中。

Rick拿起具有三百年歷史的「小鹿田燒」介紹道,這是日本九州手工陶藝作品,由師傅用L型刀在快速轉盤上點出花樣,技法傳承三百年,陶品質感好,外形摩登。

米力指出,日本是固守文化的國家,職人經常一年只做一件事,甚至要花十年、百年傳承才完成,例如日本第一茶碗家族燒製陶土一百年,留傳給後代子孫使用,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職人的作品,也是百年傳承的力量;可惜台灣雖號稱傳承著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現代卻只重視「創意」,往往遺忘了「尊師重道」的傳統倫理,不再重視傳統的精神和意義。

米力說,文創產業除了展現創意,也要重視傳統並與生活結合;文創的重點是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來,而不是靠科技大量生產。

本土水果飄法國香

「溫事雜貨鋪」台灣微型文創商品占百分之三,例如Rick的好友採收台灣水果,用法國的製作方式做成果醬,過程困難,但做出來十分美味,很受歡迎。

雖然電腦取代了傳統的鉛字印刷,但台灣唯一做鉛字的「日星鑄字行」老闆捨不得丟棄這些鉛字,留下來製成圖章,當作紀念物;還有花蓮的設計師製作帆布包,好看又耐用;米力指出,另有朋友販售小雜誌、筆記本,都很受歡迎。

米力和Rick一致強調,發展文創最重要的是「尊重職人」,只要能掌握職人精神,並累積創作經驗,文創自然會發光。

全心全力招待訪客

Rick不僅在日本茶道中學會茶藝,更學會待人處事之道;「溫事雜貨鋪」二樓高掛書法「一期一會」,代表人一生一次的會面,要用全力招待。米力說,他們總抱持著「一期一會」的心情對待每個造訪「溫事雜貨鋪」的朋友。米力表示,「溫事雜貨鋪」實體店面不預約也可前往,但預約的訪客會得到特別招待。



米力小檔案

雜貨創作家,擅長為「物」注入靈魂,現任知名禮品公司開發處長,以優雅的插畫、簡潔的文字創作清新圖文而廣受歡迎,喜歡穿橫條衫、喜歡旅行、喜歡植物、喜歡生活雜貨。

著作:《米力的幸福講義》、《我愛橫條衫》、《我愛花花世界》、《我愛大溪地粉紅》、《我愛呷片Japan》、《我愛生活加點設計》。

商業設計:「親親‧我的家」餐廳、北海道慢慢民宿、山水米有機稻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