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在野黨要求等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通過萊克多巴胺安全含量後再表決美牛議案,行政院昨天表示,這個委員會的背後是經貿戰爭,所作出的決議不一定是純粹科學與健康考量,政院所考慮的,也是朝野協商結論所稱的「本會期最優先法案」,而不是考慮到Codex做何結論。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將於七月二日開會,會中也將討論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殘留標準。而國內在野黨一直主張等Codex有結論後,再針對是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行投票,不過,執政黨卻希望在立院這個會期就能處理。
行政院昨天說明說明政府對Codex的立場,發言人胡幼偉表示,Codex過去幾年一直是美國跟歐盟的經貿競爭有關的會議,國內如果認為要等Codex對萊克多巴胺作出結論,然後作為唯一的考量依據,可能會有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情況。
胡幼偉指出,歐盟過去在Codex會議堅持美國牛肉到歐洲各國要零檢出,這是保護歐洲畜牧業者的肉品市場,但在WTO自由貿易精神下,美國希望牛肉行銷到各國,因此堅持訂定安全容許標準。
他說,Codex有關萊克多巴胺的討論,其背後是經貿戰爭、要不要開放本國肉品市場的戰爭,不要天真的認為,Codex同不同意對萊克多巴胺訂容許量是純脆科學、健康議題。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補充表示,Codex今年討論可能沒有結果,但是否有結果和安全沒有相關性。Codex只針對主要添加物訂標準,並非所有添加物都訂標準,各國的標準不一定完全與Codex一致。各國依其需求訂標準,正因為如此,Codex的標準訂不訂,除安全之外,也是經貿政治角力。
對於美牛案是否要以立法或行政命令方式解決,胡幼偉重申尊重立法院二月二十四日朝野協商決議的立場,在食管法修法完成以前,行政院不以行政命令方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牛進口;至於立法院這個會期的定義,胡幼偉說,府院黨高層會議中曾釐清是到八月底,八月底前可加開更多次臨時會處理。
他並轉述行政院長陳冲談話說,若未修法取得「強制標示」法源,最後只能「情商標示」;為確保法源依據,就算只修「強制標示」這條條文,也必須修法。
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萬德福昨天表示,美牛案修法與Codex會議無關,美方盼台灣政府儘快解決美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