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草喻品〉的主旨,是以「藥草」譬喻佛陀教化眾生的善巧及平等說法的本懷。經中敘述: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有山、有川、有谿、有谷、有土地,而且地上有種種草,有樹、也有藥,其名稱和形狀,千差萬別。藥草有小藥草、中藥草、大藥草三種,樹則有大樹、小樹二種。密雲出現於彼處,一看此世界的草、木遍布於地面,毫雨便沛然下降。此時任何植物,各隨其力接受雨水的滋潤──小植物受小滋潤,中植物受中滋潤,大植物受大滋潤──而成長,花開了,果實也結成。
和這個譬喻一樣,如來所降的法雨雖是一相一味,但所化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因此不知、不覺如來所說的一相一味,而隨各自心性、欲、願的不同,領解得益也有所差別,但如來的說法沒有二乘、三乘之別。
而且,說示得益的差異,是由於眾生根機的不同所致,此稱為「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經云:「充足世間,如雨普潤,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喻法義能使人心清涼,息煩惱熱。無有愛憎,亦無限礙,無有貴賤種性、持戒毀戒、威儀具足與否,及是否外道、根性利鈍等差別者,以但觀善根隨順度脫,此總明說法平等也。
又:「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彼如草木,所稟各異。佛所說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華,各得成實。」
即:釋尊宣說,若善領解如是譬喻之意,則你們所行即此善薩之道,漸漸修學,悉將成佛。蓋人天乘為小藥草,二乘為中藥草,菩薩為大藥草,七地以前菩薩為小樹,八地以上菩薩為大樹,悉各因其本具之種姓而逢潤滋長也。
又:「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
此文為〈藥草喻品〉的要文,說我等眾生,聽如來說法,祈求現世與後世的利益,現世安住法悅,未來生於善處,期待成佛。此亦稱為「世間之樂,及涅槃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