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舌尖上的四大名著

張天野 |2012.06.19
1491觀看次
字級

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和曹雪芹對美食很有研究,在他們筆下,美食不單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時還是推動情節的關鍵道具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大名著也堪稱「舌尖上的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裡的曹操絕對是位美食家,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青梅煮酒的創意,其情致就算今天的小老闆也要佩服得五體投地;諸葛亮則是位美食發明家,第九十一回諸葛亮渡過瀘水,廢除人頭祭奠惡俗,代以「饅頭」。這一發明可謂震古鑠今,從此之後神州大地饅頭和包子成為國人餐桌常備軍。

三國時期美酒大行其道,小說裡的「酒鬼」比比皆是:曹操、呂布、關羽、張飛、許褚、諸葛亮、龐統、秦宓等人都是酒中老饕。

《水滸傳》裡的好漢對美食的要求十分簡單,那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魯智深喝酒吃狗肉,大鬧五台山山門;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上景陽岡打死了猛虎;李逵為了宋江要吃鮮魚湯,江邊奪魚,惹惱張順,引發了一場水陸大戰;時遷偷吃了祝家莊一只雞,引出了梁山泊三打祝家莊。

其實,水滸時代真有一位美食家,這就是奸相蔡京。據宋人筆記說,有人在汴梁買了一位小妾,自言是蔡京府裡做包子的,令其做包子,卻言不會,在蔡府只負責鏤蔥絲。蔡太師果然厲害,吃包子都要雕刻蔥絲,只是這份聰明用錯地方,北宋不亡,老蔡不餓死,真是天理不容。施耐庵若重寫《水滸》,從此入手,定然堪稱舌尖上的傑作。

《西遊記》中的滿天神明也都好美食。王母娘娘辦蟠桃會,其蟠桃不僅美味,還有諸多功效,難怪各路神仙都趨之若鶩;西天路上鎮元大仙的人參果、壽星佬的火棗,與蟠桃有拚,可併列西遊三大仙果;如來最後封八戒淨壇使者,使取經團隊裡的饕餮之徒成了美食代言人,可謂實至名歸;諸路妖精對美食也深有造詣,他們逮著唐僧師徒,都要先清一下腸胃,再上籠蒸著吃。從茹毛飲血到煎炒烹炸,妖精們也與時俱進哩。

四大名著中集舌尖大成者,當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劉姥姥進大觀園,有一道著名的菜式「茄鯗」,鳳姐對其製作介紹頗為細致,真個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紅樓夢》不僅對美食、美酒有研究,對飲茶也有獨到心得。還是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品茶,不單提到六安茶、老君眉兩道名茶,還提及名貴茶具和泡茶的雨水、雪水,品茶大師妙玉更有一番飲茶妙論,令人印象深刻:「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看來,過分追求舌尖上的享受,本身就是齣悲劇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