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腦開竅】 小孩腦袋自己會提升1

文/珊卓‧阿瑪特、王聲宏翻譯/楊玉齡 |2012.06.11
1197觀看次
字級

文/珊卓‧阿瑪特、王聲宏

翻譯/楊玉齡

父母總有問不完的問題:餵寶寶吃母乳,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嗎?懷孕吃魚適當嗎?孩子接種疫苗安不安全?上幼稚園的寶貝寫反手字,是不是有閱讀障礙?為什麼我家的孩子老是賴床?

這些問題全都涉及腦袋發展,童年是腦袋發展及行為變化劇烈的時期。兒腦的生長與成熟是很複雜的過程,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適應周遭世界。直到小孩進入大學,這項工程才大功告成。

許多父母認為,兒童的個性和成人後的行為,是由父母的教養塑造成的。然而科學文獻描繪的卻不一樣。

從演化觀點看,兒童生長就像蒲公英。在瑞典,「蒲公英小孩」這個名詞是形容「不論環境如何,都能成長茁壯」的孩子。前提是父母必須「夠好」,不會虐待孩子或忽視孩子。

不論父母能給的時間和照顧有多少,都能自行成長的孩子,本來就比較有機會克服困難環境,他們的基因甚至傳到下一代。就諸多腦功能來看,從性情、到語文、到智力,大部分兒童都像蒲公英一樣,不論環境如何,都能成長茁壯。

發展中的人腦是經過數千代演化塑造,才成為現今地球上最有智慧的資訊處理器。不可思議的是,它會打造自己。譬如,你根本不需要教導小孩去留意和講出人類語言。他們自然就知道,你所發出的聲音,哪些比其他聲音更有意義。即使你從未替家中小孩上語文課,他們還是很不可能會去模仿冷氣機或汽車的聲音。

孩子並不會被動接收父母的教養或學校教育,而是會主動參與自己發展過程的每個項目。腦部發展不需要特殊裝備或訓練,大部分孩子都能在環境中,找到成長之路。

如果遺傳架構有瑕疵,或環境非常艱困,像貧窮或戰爭,腦袋的發育就可能出差錯。基因提供小孩個人的藍圖,但在打造期間,整個計畫一定得根據當地的條件(不只父母的行為舉止,也包括其他小孩、鄰居、老師及同伴塑造的文化),做一些修正,你只需要從旁提供一些協助。因為小孩的腦袋,會養育、提升它自己。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兒腦開竅手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