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細心、負責,學生時代我常被老師特別關注,除了原有的幹部責任,我總被差遣去做額外的工作,例如,幫老師揀菜,好讓她晚餐能準時上桌。
舉凡活動,不論靜態或動態,因為細心、負責,我必是籌辦成員之一。不管分配的工作有多細、可支配的人員有多少,但十之八九,終了我一定會變成最忙碌的「總管」,爾後的演變是我在班上多了一個「專職主辦人」的頭銜。
成為上班族後,面對不同的公司、老闆,因為細心、負責,獲賞識的我總被委以重責大任,當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終於當上一名小小的主管時,這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在做兼職——我是辦公室負責開門與關門的「工友」。
當家人經歷歲月的磨耗,一個個遭病魔侵襲,因為細心、負責,我成了照顧者的不二人選。抵不過蠟燭兩頭燒的身心俱疲,於是我辭去工作專職家護,社交圈僅存市場、醫院與街坊。
在邁入中年的此時,回首過往,我才驚覺,這常自別人口中誇獎我的優點,究竟對我的人生是加分或減分?「細心負責」似乎成了「自討苦吃」,年輕時尚可將吃苦當吃補,久而久之,老師、同儕、同事、手足將我的扛責視為理所當然,但,時至今日我儼然成不了「人上人」,而我卻感到累了,誰來讓我被壓扁的肩膀放鬆、恢復原狀呢?
今年的目標是要學著拒絕、學著喊苦。看來我是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