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六現】摩訶迦盧尼迦

林孟蓉 |2012.06.04
3780觀看次
字級

〈大悲出相〉六現的咒語為「摩訶迦盧尼迦」,漢譯為「大悲心者」,與前述五句咒語合譯為「禮敬‧聖‧觀世音菩薩‧大菩薩‧大悲心者」,屬於「歸敬文」。

而「摩訶迦盧尼迦」在〈大悲出相〉所呈現的構圖,與題記「此是馬鳴菩薩手本身把鈸折羅即是」是有相關的。菩薩身著瓔珞寶衣,雙手合掌,左後方有一匹馬與菩薩立於雲端。

而「觀音」與「馬鳴」的關係,在清《大悲咒註像》有一段文特別註明,其文為:「寶咒註云,摩訶迦盧尼迦,觀音現馬鳴菩薩,能除一切病苦,盡皆消滅。」

此外,密教裡的「馬鳴」也有「觀音」的身影,唐‧金剛智譯《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軌儀》中,記載菩薩色相白肉色,合掌坐白蓮華,乘白馬,著白色衣,以瓔珞莊嚴其身,頭戴花冠,垂右足。

又從文獻史料上的記載,「馬鳴菩薩」梵名Asvaghosa ,東天竺人,有「馬鳴比丘」、「馬鳴大士」之稱,是印度四種姓中的婆羅門家族。原為外道沙門,後來轉為佛門比丘,由於博學三藏,通達內外典籍,是佛滅後極為重要的大乘論師。著有《大莊嚴經論》、《大乘起信論》、《大宗地玄文本論》;另外,傳世〈佛所行讚〉亦是聖者以敘事詩方式撰著佛陀的生涯,是一部美麗的詩集。

至於聖者「馬鳴」名字的由來則與傳紀中的傳說有關,據《馬鳴菩薩傳》記載,聖者原是一位世智聰辯、善通論議的外道沙門。

一日,長老脅比丘和富那尊者發難,欲與此外道沙門論辯,長老脅比丘首言:如何令天下太平、大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災患?

外道沙門默然不知所言,隨即皈依佛教,在長老脅比丘座下剃除鬚髮受戒出家。

爾後,沙門遊化中天竺弘通佛法,某日北天竺小月氏國圍城攻伐中天竺,沙門為了解中天竺國亡國危機,自願成為小月氏國人質,並即至小月氏國為國王說法。

國王深知此中天竺沙門乃是高明勝達之比丘,便普集內外異學,請比丘說法。比丘開演法要,凡垂聽者莫不開悟,甚至連會場前的七匹餓馬也垂淚聽法。由於比丘說法,餓馬解音,遂號為「馬鳴」。

觀音菩薩現馬鳴相為眾生說法,可信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