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北市中小學因為「營養午餐」事件,許多校長與承辦人員,紛紛被警調約談,同樣也是新北市,為了這事件,未來將試辦中小學每周一次「有機營養午餐」。
長久以來,台灣的孩童因為營養教育不足,一直給予未來的主人翁吃「垃圾食物」,不但造成學童普遍性營養失調,更造成各項過敏源疾病的產生。
另外!有機蔬食的營養午餐,絕不是牽拖為了「節能減碳」最重要的理由,而是以更廣大的心量來看待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與我們正值成長學童的健康!
試想,全世界的「雨林」幾乎砍伐殆盡,為的是服務跨國畜牧業,需要更多土地用來畜牧,造成當地環境破壞,許多生物棲息地消失,生生世世居住在那裡的原住民,賴以維生的森林與耕地不見了。
台灣教育界與家長們,不能以舒服住在一切供應良好的「城市」,就認為沒有關係。因為「雨林」是地球的「肺」,一個人如果肺受損了,也會影響全身的健康不是嗎?
少吃肉,當然比較健康,對環境來說,全世界因畜牧、販賣肉類的產量減少,畜牧業無利可圖,會縮小畜牧面積,當地原住民,也才有機會多種樹,恢復原本的雨林生態,更可以減緩因畜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與甲烷。怎麼能說「周一無肉日」跟節能減碳無關呢?
如果國家很富裕,那國人應該更健康,而不是許多人需要依賴藥物、躺在醫院裡。我們習慣以金錢,購買許多添加物的食品,來考驗我們的身體代謝能力,現代人習慣這樣的生活與飲食方式,好像也同意癌症與慢性病是合理的,相對的也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
在探訪高加索地區、怒江峽谷地區、琉球地區,這些現存少數長壽區域時,那些居民,為何活得如此長壽愉悅?因為那裡的居民很少肉食,也少糖、油、鹽,吸取大量的穀類與新鮮的蔬果。一年僅有幾次有節慶時,才食用肉類。近百歲的人瑞,每日都還能勞動。
反觀已開發國家的居民,吃太多肉類,卻食用非常少的蔬果,慢性病與癌症好像如影隨形,折磨一生。
二十一世紀是兒童的世紀,我們該如何讓兒童成長的更健康?正確的飲食與良好的生活品質,相輔相成,從小開始培養,培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是每一個家庭最基本的責任。
本世紀兒童的健康,掌握在每一位父母的手裡。吃出健康,吃出長壽,才是我們應該為下一代追求的權利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