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國內每年多達一萬一千人罹患大腸癌,其治療方式以手術搭配輔助性化療為主,現在有健保局給付的5-FU口服劑型代替傳統靜脈注射,能節省約十萬元。一位五十八歲國術師說,他得了大腸癌第三期,術後抗拒化療,但服用口服化療藥後沒有感到不適。
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急速增加,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許自齊表示,大部分第二、三期大腸癌的治療在手術後只有5-FU靜脈注射療法,必裝置人工血管,每二周注射一次,每次住院二天,影響工作、壓力大,老年患者更因不能忍受痛苦放棄治療。
臨床發現,5-FU口服劑型,患者在家服藥,每兩周門診一次打二個小時的鉑類藥物,共八次,療程二十四周結束。前二年每三個月定期檢查一次;第三年起,每六個月定期檢查一次。持續追蹤七年,能有效降低空腔炎及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的毒性副作用,提升存活率。
5-FU口服劑型最大的副作用是拉肚子及手足破皮的紅腫、起水泡、掉指甲,醫師會於用藥前先開具皮膚藥,建議穿毛襪保養,破皮嚴重者先停藥,恢復後再繼續口服。
如何有效預防大腸癌?許自齊建議,一定要多吃高纖蔬果,每天規律運動,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不熬夜,少吃油脂。加工肉類每天不超過二十五公克(約一根香腸量),飲酒每天不超過四十五公克。
國健局針對五十歲以上至六十九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潛血糞便檢查,民眾善加利用。有腹脹腹痛、貧血易累,且經常放屁、排便習慣改變,就應有所警覺,到醫院接受進一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