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松居士岩彩佛畫 千年不褪色

觀灝 |2012.05.29
146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第二屆「金陵禮佛文化月」即日起至六月六日在南京千年古剎棲霞寺舉行,活動包括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和諸聖舍利對外公開瞻禮供奉,還有包括「翰墨丹青供佛書畫展」、「佛教工藝美術品展」、「高僧大德講經弘法」等佛教文化展演,期間台南著名佛像畫家慧松居士(胡明宏)的岩彩畫展,備受矚目。

岩彩畫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古老的半坡文明(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在唐朝達到鼎盛,聞名國際的敦煌莫高窟岩畫是岩彩畫的代表作。

但從元代開始,隨著水墨畫等繪畫風格興起,岩彩畫漸趨式微,作畫技術甚至長期失傳。直到上世紀初,在張大千等國畫大家的努力下,岩彩畫才得以復興。

「雖然岩彩畫藝術再度復甦,但是瞭解、創作者並不多。」慧松居士表示,主要是因為岩彩畫的工藝複雜,而且岩彩畫的原料多是由金、鑽石、孔雀石等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用這種原料畫成的畫,可以保持鮮亮的色彩千年不變,但原料的製作過程卻很繁瑣。

此外,繪製佛畫也十分講究,必須認真嚴謹地遵照佛經描繪。先打草稿、構思,然後才定稿,用絹布套在上面描線,再找適當的色彩來畫,一層層慢慢地塗色,整個過程十分費工,因此現在很少人會這樣做。

岩彩佛畫的繪製過程如此勞心費時,為何還要堅持以這種技法作畫?「多年前,我接觸到岩彩畫時,就一見傾心。」慧松居士表示,「岩彩畫這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我想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二○○七年,他的畫作在大陸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展出,為兩岸宗教藝術新局打先鋒。二○○九年,為慶祝大陸建國六十周年,中國國際電台總公司還將慧松居士繪製的宗教藝術佛像印製成郵票紀念珍藏冊,全球發行。

現年七十歲的慧松居士,是台灣本土第三代畫師,先後拜師黃君璧、歐豪年等水墨名家為師,並以「雪村」的名號,多次入選全省美展、台陽美展、全國書畫展、全國水彩畫展、全國版書展、日本書道展等,國內外重要展覽。

慧松居士的神佛彩繪藝術,直探佛經本源,從古典的理解加入現代的想像與造型,展現更為精純的藝術表現與獨特風格,在台灣宗教繪畫界引起注目與肯定,一九九九年的作品《觀自在》,堪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傳世之作之一。

慧松居士年輕時曾當過恩師蔡草如的助手,協助老師主持龍山寺、淡水清水祖師廟的彩繪,因而對於神明與佛像藝術並不陌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