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筆者旅居奧地利,租屋維也納十八區,周圍鄰居大多是老人。原以為這「老人社區」必是暮氣沉沉,卻發現他們常結伴去超市購物、到公園賞花、餵鳥和曬太陽,一同去聽音樂或欣賞歌劇,還有行動俐落的老人幫「夥伴」提物推輪椅。由於老人們彼此相互照顧,社區氛圍溫暖和諧。
當時該社區「老人照顧老人」已進行數年;有些獨居老人原本是被關懷對象,在鄰人鼓勵下走出斗室,參與活動,甚至主動關懷別人。當他發現自己也有幫助他人的能力時,不但給自己增添信心,更找到新的生活價值。
老人相互照顧的另一益處,是可鼓勵銀髮族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運動、閱讀、欣賞藝術品、蒔花觀樹、接近大自然等。適度的人際互動與戶外活動,可幫助老人改善心情、營造活力兼防失智失能,讓老年人活得健康。
台灣人口老化與老人獨居現象與日俱增,面對漸近的高齡化社會,政府不僅要思考醫療資源與長照政策,更宜推動「老人照顧老人」,一則減低年輕世代負荷,再則讓老年人幫助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可相互扶持,一起走入人群,彼此都身心受益,兼可改善獨居老人問題。
小石 (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