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海洋現身馬祖 導因環境優養化

羅智華 |2012.05.25
2348觀看次
字級
馬祖海域出現一大片散發藍白光景象,引發民眾關注。圖/王建華

去過馬祖的人都知道,現在的馬祖早已不是我們兒時記憶中那個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歷經時空的物換星移,馬祖已逐漸褪下昔日的沉重戰袍,蛻變成許多旅人心中洋溢戰地風情的美麗小島,而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更讓馬祖擁有多樣化海洋生態與令人難忘的碧海藍天。

但這個得天獨厚的海洋美景卻因前陣子出現大面積的「藍色海洋」而引起當地民眾與學者專家矚目,熱愛攝影的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發現在馬祖南面海域,出現一大片散發著藍白光的奇特景象,從海岸邊持續綿延到海岸線,引來眾人好奇圍觀,他拍下藍海照片後上傳到網路臉書,更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但可別以為這個如夢似幻般的「海洋奇景」是老天爺賞賜的大自然禮物,事實上會造成藍色海洋的原因是因為海洋生態正在發出警訊。王建華表示,自己在幾年前就曾看過馬祖出現這種海岸會發光的景象,但如此大面積的藍色大海卻是他以前從未見過的,讓他不禁憂心是不是馬祖生態受到破壞。

藍色海洋究竟從何而來?長年研究海洋生態與藻類的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周宏農表示,從科學角度來看,藍色海洋這種景象被稱之為「水華」,意思就是水面開花的意思,另一個名稱則是「紅潮」,顧名思義,當海面白天在太陽光線照射下會呈現出紅色,到了夜幕低垂時則成了藍白色亮光。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產生,主要是因為海中出現一種具有生物體發光機制(bioluminescence)的渦鞭毛藻而導致。

周宏農表示,並非所有的渦鞭毛藻種類都會發出光亮﹐只有一些屬於光合自營性的種類像是Gonyaulax (Protogonyaulax, Alexandrium)、 Protoperidinium、Pyrodinium、 Pyrophysis等藻類會因為船隻螺旋槳的水流攪動等刺激作用,而引發這些渦鞭毛藻內的發光機制、進而引發閃光。他形容這個閃光就像我們小時候玩仙女棒的閃光般,並不會長時間發光,而是稍縱即逝,每次維持光亮的時間只有一秒鐘,十分短暫,且渦鞭毛藻每次發光後,得等到一至兩小時後才會再度發光。

換言之,若要形成像馬祖那樣一大片的「藍色海洋」,也意味著渦鞭毛藻的數量可能到了「難以計數」的局面。周宏農說,渦鞭毛藻喜歡生活在氮、磷含量高、陽光充足、水流穩定的海域,因為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它們群聚繁殖。

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無法確切掌握為何渦鞭毛藻需要發光的原因,但如果就其出現成因來看,則可能是因為大陸閩江口排放許多家庭住宅、農業廢水與工廠汙水等,而使得大海中的氮肥或磷肥含量過高,造成海洋環境「優養化」,加上海水攪動與潮流影響,讓渦鞭毛藻在局部海域內大量繁殖與群聚,因而形成入夜後會散發一陣陣藍白光的藍色大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