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特殊意象,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猶如西方崇尚玫瑰,以花露滋養愛情,遍灑繽紛的落英點染了情人們的浪漫天堂……
中國人素以牡丹為國色天香,在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裡,牡丹仙子貴為花中之王,為了堅持「一枝一朵,悉遵定數而開」的信念,既不肯盲從於懦弱的群芳,更不惜得罪人間女皇。溫婉中不失骨氣的柔媚風度,令人風靡。
林語堂晚年寫作《紅牡丹》時,故事的時代背景與《京華煙雲》略同,然而作者卻已經完全將門第觀念、三從四德等教條與世俗想法,藉由女主人公櫻桃般的紅唇,一一駁倒。
然而比起《京華煙雲》裡的姚木蘭對於感情與人生觀的含藏與內蘊,梁牡丹則是積極地衝破了傳統禮教的網羅,勇於奔向愛情之洋。書中描寫她居孀時竟穿了一件白色衣裳,上面印著藍色大花朵,在春天的陽光裡,看起來艷麗得教人驚疑!而且手裡還拿著一個蒼蠅拍,各處追打晚夏的蒼蠅。
林語堂以打造偶像的方式,讓整部小說專為一人賦彩。在作家所生活的時代裡,人們經歷了許多屠殺與仇恨。而林語堂希望個人能夠憑著想像重新創造生活,把對生活的想法表現出來,進而與殘酷扭曲的真實生活拉開相對的距離,再基於對藝術的愛,將醜陋與痛苦轉變成賞心悅目的美。
牡丹臉上的渴望,曾經在某一瞬間,掠過抑鬱的陰影。然而她畢竟得到遠方飄來音樂的暗示,輕輕地哼起了曲子,並且在歌詞間歇處「啦──啦」地為自己伴奏。
在她反叛與前衛的性格中,我們彷彿重新見到了崔鶯鶯、杜麗娘、林黛玉等浪漫抒情文學女人的身影。故事裡的男主角梁孟嘉說:「妳像《牡丹亭》裡的杜麗娘。妳是那一等人物。」
小說結尾處,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遠古的巫山之上,陽台之下:早晨的太陽偷偷兒爬上了山峰,在寂寞無人的山谷間,照出片片的光影。露水在楓林和柿子樹上閃耀。山谷中隱僻的地方,還有一層迷濛的晨霧籠罩著。
那是個奇異的世界,人好像又回到了原始的洪荒時代,正像茫茫大地上僅有的兩個人。牡丹輕輕嘆了一口氣:「你懂不懂愛情?那才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