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一朝春盡紅顏老 ——脂硯齋的深情閱讀

朱嘉雯 |2012.05.22
1719觀看次
字級

春天老於漫漫如飛雪般的落花情境中,《紅樓夢》作者曾以花喻人,運用詩藝將葬花人與葬花本身融為一體。

書中描寫葬花的場景在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那是賈寶玉等人剛搬進大觀園後不久,時間在三月中浣,寶玉和黛玉沉浸在《西廂記》的妙詞戲語中,因而得到了愛情的啟發,於是大膽地表白了心中的愛慕之情。

至於第二次葬花的情景則與第一次大相逕庭。這次的時間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擺設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這一次原是黛玉獨自葬花,寶玉繼之而來。而且葬的落花不只一種,有「許多鳳仙石榴等各色落花」。

黛玉悲傷欲絕的〈葬花吟〉使這場景充滿了傷春悲秋的氣氛。以致寶玉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不覺慟倒山坡之上。

《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二十七回回末批語云:「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悽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故停筆以待。」

至第二十八回針對寶玉「慟倒山坡之上,懷裡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脂硯齋又有續批:「不言鍊句鍊字,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覆追求悲傷感慨,乃玉兄一生天性,真顰兒不知己則實無再有者。昨阻余批葬花吟之客,嫡是玉兄之化身無疑。余幾點金成鐵之人,笨甚,笨甚!」

脂評在兩回之間,巧妙地以像是「自問自答」的形式,透視寶、黛二人幽渺的情思,提醒讀者設身處地理解他們對生命無常、世事滄桑的痛徹領悟。同時也藉此機緣標舉出作者在情欲書寫上劃時代的突破,即以「知己」作為才子佳人相互戀慕的基礎,真正能夠理解〈葬花吟〉的人,唯有寶玉。

在寶、黛互為知己的鋪敘裡,曹雪芹孤標傲世、不與世俗同流浮沉的生命理想,亦盡在不言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