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輝運用擅長的室內設計專業,打造一方禪意十足飲食園地,也提供一處和同樣喜歡山的朋友,可以悠然放鬆、靜心與自己對話的自然山林空間。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一家沒有招牌的餐廳,入口處只有一塊綠色路牌,走進布置典雅簡約的用餐環境,空氣中隱約飄散著沉香氣息,洋溢著古樸禪風,而從落地窗外望去盡是山林景色,讓人們能夠邊享用美味蔬食,邊望山景且聽風聲,這一處坐落汐止山區的「食養山房」,是林炳輝為了「遠離喧囂,修身養性」理念而經營的飲食空間。
原為建築師的林炳輝,舉手投足散發著修道人的怡然之氣,談起一手打造的「食養山房」,他淡淡的說:「這是圓了多年以來的夢想,就在我退休後,找一個能充分休養身、心、靈的地方,做自己喜歡、他人也能歡喜的事。」
十幾年前,四十三歲的林炳輝,決意放下城市的一切來到山區歸隱。「那時台灣社會急遽轉型,當經濟發展至一定程度時,人們開始要求質感、渴求內在的淨化,於是我將飲食結合人文,以獨特的『禪意飲食』風格,創設『食養山房』。」林炳輝說,飲食是生活的呈現面向之一,而食養山房則是他當時生活方式的完美呈現,他運用向來擅長的室內設計專業,在新店北宜公路旁打造一方禪意十足飲食園地,也提供一處和同樣喜歡山的朋友,悠然放鬆的自然所在。
靜謐禪風 放輕鬆享美食
有別於一般景觀餐廳,食養不是賣景兼賣餐,而是賣餐兼賣景,兩者不同之處,就是在用餐的園區內,只讓用餐客人獨享,外人不能入內。
走進以中國禪風為基調的用餐空間,裡頭擺設著厚實的長形木桌,地板搭配古樸的榻榻米,桌上放置各類經典書籍,且角落點綴別具意象的中華花藝。林炳輝說,他推出的不只是美食,還有空間。
「食養山房經歷三次的搬遷,從一開始的新店山區,到後來的陽明山松園,乃至現今的汐止山林內,不變的是一貫『依山而建』的自然風光。」林炳輝表示,林深山靜、花木扶疏的環境特別讓人放鬆,宛若在進行一場場的無聲說法,而人們在享用美食之外,亦延伸了用餐的深度與廣度。
自然禪風的設計風格,在現代充滿喧囂的都市裡特別受歡迎,來食養山房的客人,逃離日常的庸碌煩擾,珍惜的是正是這股「靜謐安寧」的氛圍,享受著「放慢」的真諦。談及慢食的概念,林炳輝認為是「生活的全面性觀照」,就像是隱士端坐般修身養性,在自然空間裡停下腳步,用心且安靜地覺察內在的自己。
「來這裡不是奢華,而是素華。」研究美學經濟的政大科技管理教授李仁芳曾形容,來到食養山房慢慢享用兩、三個小時、約莫千元的餐飲,或是來品味下午茶時,他清楚地觀察到每一個客人一進到食養山房,臉上線條立即柔和、快樂,印證環境影響視覺與味覺,亦深刻地轉化人們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