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昨天上午在大陸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並訂定今年內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區(FTA)談判。峰會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南韓總統李明博出席,北韓核子計畫、歐洲金融危機也是三位領導人磋商的重點。另外,中日將在十五日於杭州進行中日海洋磋商,包含讓雙方摩擦日增的釣魚台問題。
昨天會後,溫家寶、李明博和野田佳彥共同會見媒體。溫家寶說,這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取得兩個重要成果,一是三國同意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二是三國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
溫家寶對三邊合作提出了四點建議: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確保年內正式啟動FTA談判;深化產業與金融合作,簽署三邊投資協議;加強可持續發展領域;拓展社會人文交流。
溫家寶說,中日韓投資協定「是三國合作在經濟領域制定的第一個重要法律文件。中國承諾將認真履行協定,為三國擴大相互投資創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環境,進一步深化中日韓經濟融合。」
據新華社報導,這項協定共有二十七條和一個附加議定書,包括國際投資協定通常具有的重要內容,內含投資定義、適用範圍、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徵收、轉移、代位、稅收、一般例外、爭議解決等條款。是中日韓第一個促進和保護三國之間投資行為的法律文件和制度,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
三國自貿區 抗衡歐美
至於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早在二○○二年,三國領導人就同意展開研究,經過長達十年的研究之後,中國外交部日前發表「中日韓合作(一九九九~二○一二)」白皮書指出,自貿區建成後,可以消除貿易壁壘、擴大區域內市場、推動三國經濟融合,實現三國互利共贏。
中日韓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二○一○年占全球百分之十九點六,出口占全球百分之十八點五,規模可與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抗衡。據中國外交部的研究報告,三國貿易額已由一九九九年的一千三百億美元增至二○一一年的六千九百億美元,但三國間的互相投資僅占三國對外投資總量的百分之六,頗有發展空間。
新華社報導,三國自由貿易區可使大陸的GDP增加百分之二點九、日本增加百分之零點五、南韓增加百三點一。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為了增加向中韓出口工業產品,非常重視建立三國自由貿易區;中國為了牽制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進展,希望通過中日韓自貿區來拉攏日本。而南韓則苦於對日持續出現貿易逆差,國內對建立包括日本在內的自貿區表示擔憂;但面對態度積極的中日兩國,終於同意啟動自貿區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