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禪

周慧珠 |2012.05.13
1454觀看次
字級

澄心靜氣、細細品味,才能在飲茶過程中讓眼、耳、鼻、舌、心,皆有多方體會。

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林谷芳推出「茶與樂的對話」活動,以音樂與茶所內含的一些文化意義,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屬性、陰陽風格等為座標,將相同屬性的茶與樂結合,並配合花藝的呈現、禪境的體現來相互對照輝映,讓茶與樂兩者激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諦聽諦聽 觀照己心

「包種茶」產於台灣北部的坪林、石碇一帶,綠意清新的茶香讓人輕啜一口,既感覺像是置身於清山麗水中,又像是荳蔻少女那般嬌豔甜美。對應歡快流暢的江南絲竹《三六》、典雅感懷的《姑蘇行》等,隨著悠揚委婉的笛聲與旋律,秀麗風光一一浮現場景中。相對於「包種茶」的早春,產於木柵的「鐵觀音」在時序上猶如晚秋。壯闊風格卻如男性的陽剛,對應史詩悲歌的《霸王卸甲》及笛曲《秦川抒懷》,慷慨激昂之氣又流露無限的情思纏綿。

暮春似的「龍井」、淳厚的「凍頂」、清遠的「高山」、圓融的「普洱」,每回對映兩個種類,三梯次的系列性安排,在操琴煮水中細聊這六個茶種的屬性及特色。

林谷芳說,茶人在現場示範泡茶技巧,樂人按照茶的特質演奏出不同風格的樂曲,營造不同的氣氛,讓參與欣賞者能夠在欣賞茶器、聞茶香、品嚐茶味中有所感知;更藉由此番純淨的身心,聆聽清雅恬靜的樂聲,使視覺、嗅覺、味覺、聽覺間的享受交互輝映,提升更高層次。

心如明鏡 品茗是禪

林谷芳「雖不泡茶,但天下好茶喝盡」,味覺和心都不設限,從最貴到最便宜的茶,從古老的陳年茶到當季初焙的新茶,都喝,而獨處時喝的其實是白開水。

關鍵是「在茶面前,記得把心打開」。

「讓自己像一面清明的鏡子,」以樸素的心、不帶成見的味覺,去感受茶本然的味道,老的、粗的、拙的、生澀的,都有它的美好。

關於茶與節令,他認為初春宜西湖龍井、仲春宜文山包種、夏秋之交宜東方美人、中秋宜凍頂烏龍、晚秋宜略帶苦味的鐵觀音、冬日宜普洱老茶……但這都不是必然,「就像在秋天,有時喝喝清新撲鼻的包種茶,也很好啊!」

【林谷芳禪書】

《落花尋僧去》2012印刻

《畫禪》2009藝術家出版社

《歸零》2008橡實文化

《千峰映月》2007 香海文化

《禪.兩刃相交》2005橡樹林文化

《生命之歌—從胎教到生命完成》2004望月出版社

《茶與樂的對話》1998望月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