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吉豐(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長)
飲食時,我們嘗的五味也都與自己的五臟有關,好比「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意思是酸味的食物對肝有益,苦味的食物對心有益,甘味的食物對脾有益,辛味的食物對肺有益,鹹味的食物對腎有益。
當我們將這食物中的五味吃進肚子時,食物各自的特性自然發揮作用,可以達到安養五臟,補益氣血,強健體魄的功效。
《黃帝內經》,這部漢代流傳下來的古籍裡記載著,五音、五方、四時、四季有密切相關且對應於天地間循環往復的季節。其中,最特別的是在四季當中的「長夏」,也就是處暑及白露這兩個節氣。
脾主運化,主中土,也主五氣當中的濕,相對應的季節也就是長夏。偏偏脾這個臟器惡濕,而脾濕會帶來許多的症狀,例如肥胖、水腫、腹瀉便溏、胃口不佳、腹脹、打嗝等等。因此,我們在脾對應的季節「長夏」中,實行身體的除濕計畫更有加乘作用。
許多人會在長夏時,明顯感到身體特別的濕重,感覺懶洋洋的。因應於此,我們在長夏宜多運動,以及補充去濕氣的食物和飲品,以去除體內濕氣。通常利水滲濕的食材中,我們最常使用的是玉米鬚和薏仁,但這兩種食材屬性偏涼,多食容易造成體虛體寒,因此可以多利用中醫氣行則血行的道理,多食有補氣效果的食物,以幫助體內排出濕氣。
長夏對應臟器為脾,其色為黃。處暑、白露正為暑濕的時節,因此我們在長夏時,宜多食多飲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飲品和食物。而一日之間從日生至日落,如同一年四季變化般的循環,下午排水氣趨濕熱,適宜飲「茫開」茶飲(配方主要為黃耆、阿薩姆紅茶),可使人通體舒暢。
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耆功效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黃耆素有「諸藥之長」之稱,常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宮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癒合。
從處暑開始,可以飲用「阿薩姆紅茶」,而產自台灣日月潭的阿薩姆紅茶,被認定有頂級紅茶水準。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強壯心臟功能,又因利尿、消除水腫,對於長夏時去脾溼熱有一定成效。而調製的「茫開」茶飲,具有增強新陳代謝、促進細胞代謝的功能,還可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