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兩廳院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兩年一度的「國際劇場藝術節」,今年以「差異與認同」為主題,首場由比利時當代舞團推出經典跨戲劇作品《梔子花》,舞作中七名年長者遊走在男性和女性的灰色地帶之間,討論性別與禁忌,今天起至十三日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
比利時當代舞團成立近三十年,藝術總監亞蘭‧布拉德勒首度與素有「百變巫師」之稱的導演法朗‧范萊克聯手,為辛酸小人物打造《梔子花》,將充滿獨特個性的表演,大量放置在作品中,呈現生命晦澀不安的一面,結局則揚起跨越性別的快樂旋律,讓觀眾笑中帶淚。
導演表示,舞作中每一秒都是神奇的體驗,蘊藏豐富而珍貴的故事,令人難以忘懷。
《梔子花》靈感來自西班牙導演索妮雅‧海曼的紀錄片《我就是這個樣子》,片中描述巴塞隆納一家變裝夜總會歇業的前夕,一群老藝人的生活。故事走進一段段支離破碎的人生,演員將孤獨、脆弱及荒寂感毫無保留地呈現,有時滑稽,有時感人。該劇描繪身分認同和自我實現,遊走在真實和假象、往事和現代之間,融合了舞蹈、音樂、戲劇、歌舞秀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