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新竹尖石後山地區學童刺激不足,語言認知發展明顯落後,秀巒國小代理校長郭佳慧說:「我們的孩子資源少,只要有足夠的刺激,一定跟平地的孩子不相上下。」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原民歌手紀曉君合作,籌畫「陪你長大—尖石後山國小支持教學計畫」,邀社會大眾加入支持行列。
「新竹縣尖石鄉,過了知名的內灣風景區、那羅溫泉,向上蜿蜒,一路上沒有紅綠燈,住在後山的泰雅族孩子如果學齡前不曾下過山,他們的生活經驗裡就不會出現紅綠燈。」資源的缺乏、文化刺激的不足,透過山裡教師的描述,顯得更嚴重。
教師指出,後山有各種大自然的顏色,樹的綠色、石頭的灰、天和水的藍,卻不曾出現金色、銀色或粉紅色,孩子對顏色的辨識,僅限於他們的生活範圍;基金會治療師杜琬之過去到山上輔導,也驗證這種現象,她用圖卡測試孩子對各種水果的認知,蘋果、西瓜、葡萄等孩子都認得出來,但一拿出奇異果,孩子卻回答「係金ㄟ!」她才驚覺,原來在平地普遍的水果,山裡的孩子只有從電視的廣告看到過。
秀巒國小一年級導師老師余慧玲表示,過去課輔很挫敗,當時無法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即使經過相同試題反覆練習,依然處在狀況外?現在至善推動國小支持教學計畫,聘請治療師及特教師上山,給孩子足夠的刺激和練習機會,她在接觸特教後,也才知道孩子在基礎的學習上已有落差。相關計畫可在官網:http://wp.friendshipcit.or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