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作家白先勇花了十二年時間寫出《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這本書同時在兩岸三地出版,透過白先勇描繪父親白崇禧的一生,同時道出「民國」的歷史。白先勇表示,他寫《台北人》是紀念父母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父親與民國》則是描繪父母那個時代的縮影。
白先勇的新書發表會昨天舉行,現場播放他蒐集的四段紀錄片,包括白崇禧的葬禮、二二八事件過後白崇禧來台宣慰和年輕的英姿、及一九四四年白先勇的祖母在桂林過九十歲大壽的紀錄片。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台灣大學名譽教授齊邦媛、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李歐梵、評論家南方朔、書法家董陽孜都到場。
除了白先勇《父親與民國》新書出版,國史館昨起兩天舉行「白崇禧將軍與民國」學術座談會;即日起至三十一日,國家圖書館一樓文教區展覽廳也舉行「白崇禧將軍身影照片展」。
白先勇說,為了寫書,他掉進一個歷史深淵裡,不斷摸索蒐集資料,最後才完成。他的父親白崇禧將軍,是第一個從南方打進北平,當年父親三十五歲,帥氣英挺、意氣風發,為了考證歷史,也循著父親走過的足跡,到當年城門下拍了同樣一張照片,「這些故事,都是歷史的遺蹟」。
白先勇為父親立傳,預計明年上市,傳記完工前先出版《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分上、下二冊,上冊〈戎馬生涯〉涵蓋北伐、抗戰、抗戰勝利與國共內戰,大約從民國十五年至三十八年,紀錄白崇禧前半生的戎馬生涯;下冊〈台灣歲月〉則包括白崇禧在一九四九來台後的十七年生活點滴。全書收錄近六百張珍貴照片,大多是第一次公開,當中「家族親情」篇章更收集大量白崇禧與家人的生活照,最後也附有白崇禧的「勳章錄」。
白崇禧是北伐抗戰名將,曾參與武昌起義、領導北伐、八年抗戰與國共內戰,更見證中華民國的建立。白先勇指出,父親一生參與民國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分,最後選擇來台灣,也是向歷史交代。因此,他認為父親應該在民國史上占有醒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