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勝,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宰相,以善於養士而聞名,戰國四公子之一。
西元前二九八年(趙惠文王元年),平原君拜相,除趙王以相位留樂毅、田單外,他前後當相國四十八年,歷經惠文王、孝成王二朝。平原君的優點是,沒有和在位的趙王鬧矛盾,合作愉快地壽終正寢。
平原君養士納賢也甚是有名:某天,有個跛子經過平原君樓下,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大笑起來。第二天,跛子向平原君討公道,跪請平原君殺了小妾。平原君認為這個要求太過而沒有理會,他的門客認為平原君重色賤士,而出走了一半,平原君只好殺了小妾,登門向跛子道歉,門客才陸陸續續回來。
趙奢為田部吏時,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稅,趙奢便依法殺了平原君門下九人,平原君忿怒地想殺趙奢;但在聽了趙奢的勸告之後,認為他很賢能,反向趙王推薦,趙王便以趙奢治理賦稅。
太史公對平原君的評價非常矛盾:「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利令智昏」指的就是馮亭把上黨獻給趙國之事(見本專欄〈毛遂自薦〉篇),平原君附和趙王起貪念,只想占小便宜,而不識國際情勢,使趙陷長平之戰,喪四十餘萬兵,邗鄲幾乎失守。
雖然,筆者覺得「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之語可以給他,但從以上事蹟顯現平原君只是小心附和君王,沒有國際觀的治國智慧,連對門客的態度都是軟耳朵、沒主見;不過,平原君對待人才的寬容和從善如流還是值得肯定的,他一生最大成就就是發現、運用如趙奢、毛遂、李同、公孫龍這些傑出人才,否則他也不可能成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