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說他音感很差,一張音樂碟聽了十遍還像第一次一樣「是新的」,但是他喜歡音樂,雖不懂卻也樂在其中。
本世紀受到最多崇拜和爭論的希臘女高音瑪利亞.卡拉絲,在「真正生活」了幾十年後領悟到:「你愈能樂在其中,你愈樂於做它。你愈不能樂在其中,你愈不想做。」一個人若能對某件事樂在其中,越做越起勁,就一定能有成就。任何事如果只是為別人做的,為了愛某人而激起的熱情去做,熱情一消退,做的意願立刻跟著消退。如果只是做給別人看,當別人不看或看不見的時候,也就不能繼續做下去。
唯有那能讓自己樂在其中,真的會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地步。縱然別人看來樂在其中,也是一種激勵和堅持的力量,學習一種東西,一定要能樂在其中。
曾聽一些退休的人抱怨:我退休後也去學過一些像語文啦、插花啦、繪畫等等課程,開始還滿新鮮的,但是久了沒什麼進步就沒興趣了。其實是沒嘗到樂在其中的滋味,要當這滋味必須要用心,朋友說他每次聽「那張」碟子都是用心欣賞,因此總能樂在其中。
讀書成績不好的孩子,如果有一樣讓他樂在其中的課目,譬如設計、烹飪、攝影等,就會全力以赴,最後總會有好成績。(本專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