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輝集》/林文月/文星(1967年)/洪範(1983年)圖/應鳳凰
非報系
文/鐘麗慧
林文月(1933~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縱橫中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散文創作;遊走於中文與日文文學之間,不愧是天之驕女!
她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大三時決定,以研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為人及其詩篇」,撰寫大學畢業論文(當年大學要寫畢業論文),長達五萬字。讀研究所時,將畢業論文整理為獨立篇章,發表在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由於她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頗受歡迎。
此外她陸續發表古典文學論文,獲得文星書店青睞,一九六七年以《澄輝集》書名出版,編入風行當時的《文星叢刊》。
林文月說:「當初取書名為《澄輝集》,是引用六朝詩人謝莊〈月賦〉裡的句子『生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因書中大部分文章與六朝詩或六朝詩人有關;另一方面「澄輝」也象徵著我的名字。」
同為台大教受的柯慶明肯定:「林文月教授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朝與唐代。她對曹氏父子、陶謝、山水、官體、田園、遊仙等詩型的論述,已成為當代學者後續研究的依據。」
此後林文月因前往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而開創戰後中日古典文學比較交流之先河,及翻譯日文經典作品之大業;也因寫《京都一年》散文集,而陸續出版近二十本散文集,橫跨古典研究與散文創作,游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