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21 劉靜娟/追尋

文/鐘麗慧 圖/應鳳凰 |2012.04.23
2514觀看次
字級
《追尋》/ 劉靜娟/幼獅/(1965年) 圖/應鳳凰非報系

散文大家劉靜娟(一九四○-)出版幾近三十本的散文集,其實她是以小說初試啼聲,一九五八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作品,漸漸引起當年《文星》雜誌發行人蕭孟能的注意。但被幼獅書店捷足先登,因此劉靜娟的第一本書是幼獅版小說集《追尋》。

一九六五年十月幼獅書店為慶祝「台灣省光復二十周年」,請鍾肇政主編「台灣省青年文學叢書」,《追尋》就是其中之一。劉靜娟回憶,當年好興奮、好在意,還跑去印刷廠校對呢!

《追尋》收錄九篇小說,其中一篇大都五、六千字,但有篇〈新霽〉長達兩萬字;書中加入一篇散文〈細雨霏霏的日子〉。劉靜娟說,大都是虛構的、幻想的,當然也有些生活觀察。

只有〈泡沫〉有真人真事為藍本,寫她當公車車掌的姨媽,計畫為愛走天涯與戀人一起去日本,到碼頭等船,不料風雨大作船開不了,等船時阿姨思想起家人,打退堂鼓,從此與戀人永別,有如近年賣座的電影《海角七號》。

鄭明娳曾為文把劉靜娟早期作品歸於少女寫實。四十多年後重看自己年輕時寫的小說,作者覺得「怪怪的」,但也訝異當年還真有想像力。

《追尋》出版後,劉靜娟寫作不輟,但著重寫散文和兒童文學,《追尋》成了她文學成績單中唯一的小說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