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早上報紙的標題 : 逾八成勞工薪不夠用,近半數怕失業;去年每十五天兩勞工過勞死;台灣離幸福工時還有多遠?
當天中午,筆者去賣場購物,經過三十九元便當區,看到一群人在等候,一送出的便當,竟是用「搶」的。回顧這十年來不是這樣嗎? 目前的大學生平均起薪,遠低於筆者十六年前的第一份薪水,台北市高昂的房價,更要讓無殼族工作三十年才買得起一間。
大學畢業生工作機會茫茫,全部擠往相對「身價」暴漲的公務人員考試,台灣的領薪階級成了「新貧一族」,空有其表,實質收入全讓通膨愈吃愈少。
十年前,筆者的孩子是個幼兒,現在她是個青少年了,再過十年,她也即將步出社會,我會努力教育她的就業競爭力,但請告訴我,十年後的五一勞動節,我們看到的新聞標題及勞工社會狀況會是樂觀的嗎?
曹淑芬(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