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完成去年全國五十條主要與次要河川的監測統計,雖然河川嚴重汙染長度下降,但環保署仍發出兩項警訊,提醒南崁溪、新虎尾溪、愛河的嚴重汙染長度增加;二仁溪、急水溪、鹽水溪、愛河溶氧率不合格,可能影響河川生物存活率。其中,被視為整治成功的高雄愛河,不但嚴重汙染長度增加,溶氧率也不合格。
環保署監資處表示,去年全國五十條主次要河川全長近二千九百三十四公里,嚴重汙染河段共一百五十六公里,中度汙染也有六百一十六公里,另有二百九十一公里屬輕度汙染,受汙染長度超過一千公里;未汙染或稍受汙染有一千八百六十九公里。
整體來說,嚴重汙染河段雖有減少,但環保署水保處分析監測統計發現,南崁溪、新虎尾溪及愛河三條河川,嚴重汙染長度卻不減反增。
成功轉型發展觀光的高雄愛河,據高雄市政府在愛河治平橋以下設置五處長期監測站發現,去年嚴重汙染長度高達百分之四十二,主要是愛河主流閘門九十九年十一月開啟後,上游民生汙染排入所致。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表示,南崁溪汙染長度在九十一、九十二年曾超過十八公里,經有關單位治理後逐年下降,但近三年汙染長度不降反升,去年汙染長度又達八公里,除上游的八德外,連下游的南崁、竹圍都有汙染,主要是生活汙水及沿線眾多工廠排放事業廢水所致。
至於全長不到五十公里的新虎尾溪,九十年至去年,溶氧率、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及氨氣等四項水質達成率皆掛「零」,近三年嚴重汙染長度都高達十公里以上,主要是水源來自濁水溪,輸水時,濁度偏高,一期稻作時,雲林水利會無水權也無活水補助,水質難以改善。
在河川溶氧合格率方面,許永興表示,環保署訂出各河川溶氧標準是每公升必須大於二,也就是河川魚類或其他生物得以生長的最基本溶氧量。
去年全國五十條河川的溶氧合格率為百分之八十六點二,環保署訂出去年各河川的溶氧目標值為百分之八十六。
但環保署統計發現,二仁溪、急水溪、鹽水溪及愛河溶氧率不合格。主要是去年南部降雨量少,使河川溶氧量降低,這些河川的部分河段,甚至因為溶氧率太低,曾出現魚隻大量死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