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王金平日前建議電價「緩和調漲,分段實施」。除非電價分批緩漲只限於民生用電,如果擴及工業用電,我認為民眾應該要懂得分辨,並且要求民意代表反對連同工業電價一同緩漲的提案方式。
除此之外, 台電的經營成本計算也應該大調整。除了檢討人事與各項福利支出成本、不再編列睦鄰經費,這部分只要立委願意砍,就可以達成,政策性補貼所造成的虧損,應該使用會計帳方式作出區隔,不應納入虧損。
總之,電價應該調漲,特別是售價比成本便宜的工業電價應該率先調漲,至少得漲到與發電成本打平的地步,否則最後豈不是因這一波不滿民生物價上漲的民怨沸騰,反而讓資本家、企業主得益了,倒楣的還是小老百姓?
我們的政府,已經因為年度總預算捉襟見肘而舉債日多,公務員任用人數日少,改為派遣與約聘制,甚至人事行政局的長官同意如此發展趨勢,代表國家無力承擔大量正式文官聘用,將來會延伸的薪資福利與退休金之支出。
別以為電價緩漲後,補貼不是從自己的口袋出錢。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只是付款模式不同而已,千萬不要傻傻地同意連同工業電價一同緩漲了。
鳳雲翔(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