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寶箱】 老祖宗的瑰寶─太極拳

黃建勳 |2012.04.27
984觀看次
字級

台閩地區民眾的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及心肺耐力皆較其他國家差。據調查,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中老年人有從事規則性運動的習慣,可見提升國民體能與增進運動風氣,是值得努力的課題。

據估計,全世界練習太極拳的人超過一億。太極拳已被認同是各種拳術中,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訓練過程兼具生理強化與心理平衡雙重效益。

國內曾進行社區太極拳短期訓練的研究,並對初學者成效評估。受測者訓練期間共兩個月,每周練拳兩次,開班前與結訓後各實施一次體適能檢測。結果初學者的柔軟度、平衡感和肌耐力皆顯著優於訓練前;此外,體重與血壓會下降,平時心率偏高者,練拳後安靜心率也會減慢。

學者以為太極拳的動作柔和,訓練循序漸進,兼顧心肺耐力、肌力、柔軟度和平衡感訓練,頗符合現代運動訓練的原則,即使年老體弱或不擅運動者,對於太極拳都可簡單上手,漸入佳境。

一般人的印象中以為太極拳又慢又軟,只適合退休之後養生用,其實不然。真正遵循太極拳精義的練拳者,即使是青年人,半個小時內往往就練得雙腿酸軟,大汗淋漓。

運動貴在有恆,體適能無法靠一朝一夕的鍛鍊得到,在練拳境界上,也有所謂「三年小成」的說法。練到高境界者,健身與防身隨心所欲,讓許多西洋拳術甘拜下風。

太極拳其實是易學難精的拳術。或許有人會講求太極拳的派別,然而套用電影裡武學宗師葉問的一句名言:「不是南、北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只要正心誠意,內外兼修,就能領略所有派別太極拳術博大精深的智慧。

社區運動是推展全民運動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推展社區運動時必須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太極拳運動不需要設備、不費金錢,不受天候影響,隨時隨地均可練習,且單獨練習或團隊訓練皆合宜,相當適合作為社區運動。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