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類咸喁喁, 同浴仁恩厚 ──走進大覺寺,偶遇豐子愷護生畫

文與圖/林少雯 |2012.04.25
1855觀看次
字級
護生畫是最為淺顯易懂的生命故事,內容大多是市井小民的生活,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接引眾生,圖為豐子愷畫作〈平等〉,及接引大道上的石雕小沙彌(由左至右)。圖/林少雯非報系

今年,江南春遲。

暮春三月,鶯飛草長。

梅花和玉蘭花開放了。白梅、紅梅、白玉蘭、紫玉蘭,瘋狂地怒放著,妝點著江南春光。在春暖花開的好時光中,我沿著花徑,從杭州來到宜興市西渚鎮的佛光祖庭──大覺寺。

已是中午時分,整座山沐浴在春日和煦的陽光中。山門還在修建,四周的環境也尚在整理。穿過搭著鷹架的山門,接引大道上石雕的小沙彌,以各種可愛憨厚的姿態和笑臉一路相迎。從小沙彌的神態中,感受到的是挑柴、運水、洗衣、燒飯、種菜、灑掃、課誦和讀經的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先到滴水坊用了午齋,然後沿著坡道,緩步走向大殿。兩旁的山坡,被整坡成為一階階的,春草尚未鑽出頭來,坡面看去有點枯黃,元宵的花燈還留在階面上,宣示著熱鬧的春節才過去不久,山上曾經熱鬧一時,信眾絡繹不絕地前來祈求平安吉祥。

進得大殿,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更加虔誠禮敬地拜佛。出得大殿,站在殿外廊道上,環顧整個大覺寺的建築,古色古香的佛殿,氣勢恢宏;除了已完工的大雄寶殿,尚有觀音殿及周圍的偏殿、風雨廊道和綠美化設施。一眼望去佛殿精緻恢宏、光彩奪目,紅柱、黃色琉璃瓦和圍欄、階梯、龍柏、綠草相映成趣。在午後的陽光中,煥發著靜好靜美的光華。

風雨廊道左右兩邊分,環伺著整座寺院建築,那是大覺寺的貼心,讓上山的信眾可以避開烈日和風雨,一如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外圍的風雨廊道,成為佛寺內重要的一景。

在大殿外只顧著往外觀賞佳景,舉步要往偏殿走時,不經意一回頭,竟然發現大殿外牆上彩繪著弘一大師和豐子愷合作的護生畫。

真是殊勝啊!竟然能在寺院大雄寶殿的牆上搶眼的地方見到護生畫!真令人讚歎呀!

我細讀著第一眼見到那幅〈平等〉圖:「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宋黃庭堅詩。畫上還有豐子愷先生書寫的英文字「THEY ARE THE EYES OF EQUALS──TURGENIEV」。

第二幅畫〈冬日的同樂〉:「盛世樂太平,民康而物阜;萬類咸喁喁,同浴仁恩厚;昔日互殘殺,而今共愛親;何分物與我,大地一家春。」──弘一法師詩。

第三幅畫〈松間的音樂隊〉:「家住夕陽江上,一彎流水繞柴門;種來松樹高於屋,借與春禽養子孫」──明葉唐夫詩。

第四幅〈吾兒!〉:「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護兒牛舐犢;雞為守雛身不離,鱔因愛子常惴縮;人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開他眷屬;畜生哀痛盡如人,只差有淚不能哭。」──慧道人詩。

讀完四張護生畫,看看兩旁,咦!還有呢!我一路讀下去,繞著大殿四周走了一圈,牆上畫滿了護生畫,仔細數一數,竟有四十八幅。

大殿是寺院最主要的建築,一般都彩繪著佛畫或佛的本生故事等,大覺寺卻將護生畫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可見星雲大師多麼看重護生畫,期待以貼近生活的,淺顯易懂的護生戒殺故事和圖畫詩詞,來接引眾生。

記得去歲回山,星雲大師與大家素齋談禪,在素席上我請問星雲大師,佛陀紀念館外牆為何彩繪浮雕如此多的護生畫?大師說他最佩服豐子愷以一生的承諾,用半世紀的時間,歷經千辛萬苦,完成恩師弘一大師的託付,圓滿畫成六冊《護生畫集》;大師還說,此六冊護生畫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素材,教人戒殺護生,長養慈悲心。

護生畫是最為淺顯易懂的生命故事,內容大多是市井小民的生活。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就是要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接引眾生,護生畫符合大師的理念,因此被大量引用在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和宜興大覺寺,可以說佛光山道場傳承了弘一大師和豐子愷師徒以畫說法,宣揚愛惜物命、戒殺護生、眾生平等和長養慈悲心的法輪。

我近年來研究和賞析豐子愷先生的護生畫,得到讀者很大的回響,而最大的欣喜是在佛陀紀念館和大覺寺見到熟悉的一幅幅護生畫。那珍貴的、美妙的、述說和描繪生活的、護生護心的、以繪畫和書法藝術結合詩詞美學的護生畫,彩繪在顯眼的大覺寺大雄寶殿外牆上,初見的那份悸動,讓我忍不住眼眶含淚。

人和其他生物,生而平等,同受天地的養育。同樣是肉身,我肉和眾生肉,名殊體不殊;萬類原是同一種性,只是形軀有別,正如弘一法師所言:「萬類咸喁喁,同浴仁恩厚」,萬物同生天地之間,同沐天地恩澤,因無明而互相殘殺,大師希望從今以後彼此能相互愛惜,不分物與我,大地一家春。

帶著感動,我走進一座偏殿,櫃檯上從台灣來的妙中法師,親切地與我聊起來,邀我四月二十七日到五月一日再來大覺寺,那段時間有素食博覽會,還介紹會場在地下,不會日晒雨淋……。我好奇地問,這兒有地宮嗎?他一聽,立即直覺地問我,您一定是台灣來的。我趕緊自我介紹說在下是在《人間福報》寫護生畫集的作者。他說,啊!那您是……雯的,竟然叫得出我的名字,又是一個感動!

櫃檯上擺著幾分摺頁的文宣品,我隨手拿起一份《大覺通訊》翻閱著。看到封面,給了我第三個感動,因為這份三月十五日出刊的通訊,從封面到內頁有一篇專題報導「走進豐子愷與他的漫畫世界」,除了介紹豐子愷的生平和他在文學和書畫藝術方面的成就,當然少不了對護生漫畫也做了一番報導。好窩心啊!封面的相片是豐子愷浙江桐鄉的故居,現在已成立「豐子愷紀念館」。幾年前我為了寫護生畫的論文,專程去拜訪過此紀念館。

這次來到大覺寺,諸多的感動,處處都是好緣。感恩佛光山為眾生請命,讓弘一法師和豐子愷師徒合力完成的護生畫,發光發熱,並充分發揮生命教育的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