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百寶箱--神鼎禪師木魚說法 驚回多少睡夢人

李蕭錕/文‧圖 |2006.09.20
1335觀看次
字級

神鼎洪諲是首山省念的弟子,自律甚嚴。
他一襲破衲便可度寒暑,也常讓一只壞缽獨懸空壁。禪師氣貌閒靜,機辯敏捷,望尊禪林,住山長達三十年,氣吞諸方,門下英才濟濟。
有僧人問:「撥塵見佛時如何?」
 師曰:「佛也是塵。」
 僧人又問:「何謂清淨法身?」
 師曰:「灰頭土面。」
 在禪師眼中,煩惱是病,執著於見佛也是病。那無淨無染,無迷無悔,無分別的平等世界,才是見性省悟的世界。
一日,某官員來寺遊訪,指著梁上懸掛的木魚問:「這是什麼?」
神鼎禪師答:「驚回多少睡夢人!」
木魚,是佛門禪院中的重要法器,梵語為ghanta,音譯為犍槌或犍椎,音譯為聲鳴、打木,舉凡可供打擊而發聲的東西,均稱ghanta。犍槌用於集合僧眾、報時等。
晉‧法顯《佛國記》記載,他在于闐國瞿摩帝大乘寺,見到「三千僧共犍槌食,入食堂時,威儀齊肅,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缽無聲。」
木魚,即木製的魚形犍槌,它之所以製成魚形,源自《敕修百丈清規》:「魚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驚昏惰也。」原來,佛家取義於魚在水中從不閉眼,晝夜常醒,所以神鼎禪師要說:「驚回多少睡夢人!」木魚和寺院裡的鐘和鼓一樣,有警世的作用,所謂「暮鼓晨鐘」、「鐘聲醒塵夢」,無非要敲醒仍執迷於名利五蘊中幻夢般的世人,快快回頭是岸。
後來,木魚形製由魚形改為龍形,係源自中國傳說的「魚躍龍門」,從水中的游魚化而為天上的飛龍,象徵即使是凡夫,一樣可以轉化為聖賢;即使是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
神鼎禪師在回答來訪的官員「驚回多少睡夢人」之後,又補上一句:「無心打無心。」
佛家言,吾人的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擊木魚者要休止一切妄念心識,以「無心」擊出,因木魚要能發出聲響,必須中空,故言木魚「無心」,以擊者之「無心」敲打「無心」之木魚,謂之「無心打無心」,是人行「無上菩提之佛道」也!
悆水墨禪畫:「驚回多少睡夢人」。
悆詩堂書法:「可憐魚鼓子,天生從地養,粥飯不能餐,空肚作聲響,只因長清醒,驚回睡夢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