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 以琴喻情──林黛玉解琴

朱嘉雯 |2012.04.24
1562觀看次
字級

《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賈寶玉一逕往瀟湘館走來。只見黛玉靠在桌上看書,而書上的字,他卻一個也不認得。「有的像『芍』字,有的像『茫』字,也有一個『大』字旁邊『九』字加上一勾,中間又添個『五』字,也有上頭『五』字『六』字又添一個『木』字,底下又是一個『五』字……」

事實上,賈寶玉所看到的是琴譜上的音調指法。古琴字譜常以指法譜標示,亦稱為「減字譜」。這是用漢字減少筆畫的方法,將左右手之指法及音位等相關說明文字,減省筆畫後,組合而成。因此林黛玉解釋道:「並不是一個字,乃是一聲」,意指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而右手勾五弦。

古琴作為文人靜心養性的樂器,自有其清高的雅趣。林黛玉的一套琴論,承繼了明代琴譜的說法;而林黛玉的琴教,實際上亦與《紅樓夢》「談情」的主旨暗合。書中運用雅俗折衷的同音雙關語處理了琴與情的關係,其象徵意義每令讀者興起意味幽渺之感。

《紅樓夢》之有別於往昔才子佳人說部之處,即在於「知音」觀念的昇華。即黛玉所解之琴,同時也是一段「解脫」之情。在此之前,文學作品已常見用「撫琴」來暗示男女悅慕與夫妻和諧,及至《紅樓夢》出,賈寶玉進一步視林黛玉為知己,「撫琴」一事的出現,也凸顯了他們生命中的共同意念。

林黛玉以琴曲訴說生活中的「風刀霜劍」,與寄人籬下的不自由、多煩憂。直到琴韻四疊詠畢,琴絲突然崩斷,則琴弦便已成為寶、黛愛情故事中,情斷結局的隱喻。

《紅樓夢》的補續者,在文本中添加了一段「以琴喻情」的情節,除了作為愛情的隱喻,還順勢帶出文人以琴寄託閒情的雅正含意。文中賈寶玉擔心林黛玉過於勞煩,黛玉卻道:「說這些倒也開心,也沒有什麼勞神的。」

這是回應了回目所云:「寄閒情淑女解琴書」,道出古來琴人,以超世絕俗之情態賦予琴操,充分展現高人雅士憩、遊、居、息的處世哲學。這是在西方機械文明尚未入侵之前,文人透過「琴學」所欲傳達的人文價值取向,亦即在閒適遊息的氛圍裡,追求世人所忽視的藝術之道與高尚的理想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