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賈寶玉一逕往瀟湘館走來。只見黛玉靠在桌上看書,而書上的字,他卻一個也不認得。「有的像『芍』字,有的像『茫』字,也有一個『大』字旁邊『九』字加上一勾,中間又添個『五』字,也有上頭『五』字『六』字又添一個『木』字,底下又是一個『五』字……」
事實上,賈寶玉所看到的是琴譜上的音調指法。古琴字譜常以指法譜標示,亦稱為「減字譜」。這是用漢字減少筆畫的方法,將左右手之指法及音位等相關說明文字,減省筆畫後,組合而成。因此林黛玉解釋道:「並不是一個字,乃是一聲」,意指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而右手勾五弦。
古琴作為文人靜心養性的樂器,自有其清高的雅趣。林黛玉的一套琴論,承繼了明代琴譜的說法;而林黛玉的琴教,實際上亦與《紅樓夢》「談情」的主旨暗合。書中運用雅俗折衷的同音雙關語處理了琴與情的關係,其象徵意義每令讀者興起意味幽渺之感。
《紅樓夢》之有別於往昔才子佳人說部之處,即在於「知音」觀念的昇華。即黛玉所解之琴,同時也是一段「解脫」之情。在此之前,文學作品已常見用「撫琴」來暗示男女悅慕與夫妻和諧,及至《紅樓夢》出,賈寶玉進一步視林黛玉為知己,「撫琴」一事的出現,也凸顯了他們生命中的共同意念。
林黛玉以琴曲訴說生活中的「風刀霜劍」,與寄人籬下的不自由、多煩憂。直到琴韻四疊詠畢,琴絲突然崩斷,則琴弦便已成為寶、黛愛情故事中,情斷結局的隱喻。
《紅樓夢》的補續者,在文本中添加了一段「以琴喻情」的情節,除了作為愛情的隱喻,還順勢帶出文人以琴寄託閒情的雅正含意。文中賈寶玉擔心林黛玉過於勞煩,黛玉卻道:「說這些倒也開心,也沒有什麼勞神的。」
這是回應了回目所云:「寄閒情淑女解琴書」,道出古來琴人,以超世絕俗之情態賦予琴操,充分展現高人雅士憩、遊、居、息的處世哲學。這是在西方機械文明尚未入侵之前,文人透過「琴學」所欲傳達的人文價值取向,亦即在閒適遊息的氛圍裡,追求世人所忽視的藝術之道與高尚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