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消除血汗醫院 維護醫病權益

 |2012.04.20
1850觀看次
字級

國內一名護士受不了長期工作壓力太沈重,投書國際媒體CNN,並被大幅報導,國內「血汗醫院」的惡名因此傳揚國際。這件事不但有損台灣的國際形象,更暴露解決血汗醫院問題,已刻不容緩。

白衣天使形象親切、扶傷救死,是病人的重要依靠;但她們自己的工作處境卻問題叢生,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長期超時工作,不得喘息,造成體力與精神雙重的沉重負擔。近年屢屢有護士出面控訴,每天加班四、五小時已成常態;上完白班又排大夜班也不稀奇,而且沒有加班費;因工作太多,不敢上廁所而憋出問題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人被工作壓力逼出憂鬱症。

監察委員花了一年時間,調查護士身陷血汗醫院的情形,發現更多問題。全國十三萬名護理人員中,有十萬人處於育齡階段,但多數人面對沈重的工作,選擇不結婚,不生小孩,導致台灣生育力更形下降。

依國際標準,一名護士平均只應照顧七人,但國內卻是十三點五人,甚至有知名公立醫院讓一名護士照顧六十名以上病人,已經到了不人道的地步!護士們形容自己是永不停止的「戰鬥陀螺」,一直要工作到自己撐不住而倒下,才能休息。而最近護士投書CNN,其中一張照片顯示一名護士一邊打點滴、一邊工作的畫面,更將台灣「血汗醫院」的控訴推到最高峰!

惡劣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在人力發展上造成惡性循環。醫護科系愈來愈招不到學生,醫院也雇不到新人;加上國際醫療單位向台灣招幕護理人員,目前國內醫護人員缺額高達七千人。

在醫護人力極度欠缺,護士超時工作的情形下,過去有一陣子頻傳護士給錯藥、打錯針的疏失事件。超時工作固然不能成為醫療疏失的藉口,但若因為人力制度有問題,可防範而未防範,因此對病患造成傷害,這種憾事,醫院院方和政府醫療主管機關都難辭其咎。

國內的護士荒確實是制度造成,一方面是醫院壓榨人力、加班不給加班費的情形無人重視、解決,造成護士開始離職。監委也指出,政府實施周休二日制,卻沒有考量醫院用人需要,導致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減少近一成,人力吃緊下,開啟護士超時工作的惡性循環。

護士荒問題嚴重,政府也採取初步對策,勞委會去年十一月宣布,將護士排除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責任制」,將護士納入工作時數的保障。可惜徒法不足以自行,監委調查也發現,過去四年,每年有三成醫院違反勞基法規定,卻未見開罰,醫護人員勞力繼續被壓榨。

衛生署最近又宣布新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要求醫院減少護理人員與照顧病人的比例。但如何避免醫院陽奉陰違,需要衛生署加強稽查,才能落實醫療改革的初衷。

消除血汗醫院並非難事,最主要的癥結仍在醫院能否放棄利益至上的經營形態。台北榮總的護理人員薪資比照美國水準、台南奇美醫院推動護士自我排班制,依個人彈性選擇班表,這些都是合理且人性的管理方式,值得推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