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生晚間叫賣 母親教養似扭曲

曦文 |2012.04.19
724觀看次
字級

晚間十點,您在做什麼?大多數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應該已經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與家人共享睡前的歡樂時光,而小學孩童可能也準備刷牙就寢,甚至早就上床「夢周公」了。

令人不捨的是,這時卻有台中市某小二男童,還背著購物袋,陪母親穿梭街頭叫賣蜜餞。男童說,因為媽媽被公司解雇,又發生車禍,經濟狀況不好,才想幫忙賺取生活費。

他們的境遇值得憐憫,但遺憾的是,其中卻包含家長的「不當態度」,家長的作為,影響孩子正常學習與成長。

媒體報導,不但警察曾接獲民眾反映,勸導這位母親不要讓孩童深夜外出,並通報社會局處理,學童就讀學校也表示,男童出身單親家庭,母親工作收入不穩定,但學雜費、課本、餐費等,已透過專案全額補助,又提供午餐飯菜帶回家,租賃處房東也提供網路,社工員還送男童舊筆電,希望學習環境不致嚴重落後。

看到這起個案,不禁令人懷疑,才十歲的小二學童如何「自作聰明」,在臉書留言要「賣蜜餞」,幫忙分擔家計,且還印製傳單散發,希望社會善心人士幫忙,如果不是家長教導授意,至少已默許小孩做出超乎年齡的行徑,這種錯誤的教養態度,看似教導小孩自力更生,實則已經扭曲小孩應該遵守的「本分」。

目前,台灣社會福利救助功能及管道,尚稱周全完善,家長若有亟需救濟的正當理由,應該以孩子的利益為最優先考量,而不是損及孩子的正常學習與價值觀,造成的後果,恐怕得不償失。

曦文(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