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又是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學生紛紛都以謝師宴感謝老師多年來的辛勞。近年來謝師宴有日益高檔化的傾向,對於許多經濟狀況不好的學子來說,形成一股無形壓力。不參加,怕不合群,怕老師不開心;參加,對自己的荷包過意不去,更別說有些孩子還得要賺錢養家。
記得筆者的大學謝師宴,在學校的實習餐廳舉行,花費很少,場地簡單,但環境優雅且是包廂制,也不吵雜,因此師生盡歡。
謝師宴的核心目的應該是感謝師恩,實在不一定非得在餐店砸大錢,才有表達誠意的感覺。與其花大錢吃昂貴的餐飲,還不如讓每一個學生,都寫一張卡片給老師,多年後還更有紀念價值。
不但謝師宴如此,畢業旅行更是如此。不知曾幾何時,在島內畢業旅行已經不夠看,愈來愈多的畢業旅行都到海外去,而且不只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旅行如此,連國、高中畢業都要到海外旅遊,動輒上萬元的花費,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來說,真是莫大的壓力。
畢業旅行的重點,應該是全班同學聚在一起,去哪裡玩不是重點,能否玩得開心盡興,為畢業後各奔東西留下一點青春的記憶。
與其花大錢出國旅遊,還不如多花點心思,安排在島內的小旅行,例如爬山、露營或者離島玩也很不錯。
年輕人的旅遊,應該要「窮遊」,花少少的錢,住簡陋的旅館,吃平民小吃,專心的玩,在此過程中和同學們一起留下美好的回憶,而不是砸大錢到外國的度假勝地,追逐豪華或享樂。
讓謝師宴和畢業旅行回歸原本的本質,不要令經濟有壓力的同學,錯過學生時期最重大的兩件事,留下遺憾。
華羅恩(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