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有意將閒置的中小學適度併校、釋出空間,並改建為公寓,出租給弱勢民眾,以解決國內居住問題。李鴻源部長並認為改建閒置校舍是蓋社會住宅最快、最省錢的方式之一。
但是在南部不一定有租賃住宅的需求,要怎樣規畫,可開放大家討論。筆者對於空間活化的政策構想,予以大力支持,不過若將校園改為公園綠地,將會更適合未來人們的生活需求。
實際上,大多國人喜歡買房子,希望房子是自己的,擁有自主權,所以用出租的方式來幫助弱勢民眾,並不會達到真正解決居住的目的。
況且,在少子化的趨勢不變下,空屋的情形將會愈來愈多,因此,未來住的問題並不是非常迫切,政府只要擔負起媒介的角色,整合一個房屋出售出租的平台,讓有需要的民眾在最快時間能夠取得,才是施政重點所在。
由於當今綠地愈來愈減少,閒置校園反而成為發展綠色環境的契機。
因為校園已經具備成為綠地的基本條件,例如會呼吸的土地、高大的樹木及茂盛的花草等等,若應趁此時改裝成民眾可以從事休閒與運動的公園綠地,不僅可以克服當今地方政府財政不足無法蓋公園的困境,也能讓環境更加適合人們居住。
總之,未來人們缺乏的將不是安身立命之所,而是能夠讓身心靈獲得平衡發展的綠地環境,若將校園改建成一棟棟的水泥森林,還不如改成讓土地可以呼吸的綠色大地,讓居民生活品質更加提升。
秀誠(新北市/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