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美食家兼文學作家焦桐花了五年全台走透透,做田野調查,再用兩年以做學問的方式寫小吃,出版新書《台灣肚皮》,四十一篇文章,搭配當代藝術家李蕭錕的插畫,讀起來宛如色香味俱全的小吃就在眼前。
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有著良好情誼的李蕭錕為焦桐的新書畫插畫,深感焦桐的文筆能帶人進入飲食境界。吃素多年的李蕭錕強調,台灣素食也是一種素美食。
焦桐表示,李蕭錕的畫中有童謠的聲音,往往能激發他的創作靈感。焦桐寫〈東方美人茶〉篇章,李蕭錕竟畫了可愛的開喜婆婆,促成焦桐把開喜婆婆也寫入書內。
焦桐強調食物原味,喜歡將飲食和愛情做比較,認為飲食的鮮度和愛情一樣短暫又無常。
他指出,台灣有許多種文化面貌,從路邊攤到餐館、九層塔到小米酒,不同文化與在地土壤交錯成了「混血肚皮」,例如福州乾拌麵背後隱藏著辛酸的移民歷史,碗粿與菜包等不同族群帶來的小吃,也在這裡生根、發芽。
《台灣肚皮》寫出台灣人的品味與文化,每篇文章都附有餐館資訊,讓讀者能親身前往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