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場「經典與人生」—《成就的祕訣—金剛經》閱讀研討會於彰化福山寺舉行。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站立者)主持,中區協會長戴登鐘(右起)、佛光會檀講師邱欣榮、孫娟娟、台中教師分會長陳秀桃分享,將佛法融入生活的體驗。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彰化報導】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七日於彰化福山寺啟動第五場「經典與人生」閱讀研討會,透過研讀、探討、分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著《成就的祕訣—金剛經》,與來自中區五大縣市逾千人,共享將佛法融入生活的體驗。
《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主講「經典導讀」,他以所著《以無法所住的功德》一書,來對照《阿含經》與《成就的祕訣—金剛經》的主要內容,闡述「無我、我空」的觀念,菩薩度眾生必須具備空性,才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境界。
「『般若』,就是成功主要的秘訣,」心定和尚指出,我們若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以八正道的正思惟,思考生命的問題,才能斷離生死輪迴,明白佛教就是生活哲學,學佛可以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服務大眾、造福社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主持「經典與我」分享座談,中區協會長戴登鐘、佛光會檀講師丘欣榮、孫娟娟,台中教師分會長陳秀桃分享生活經驗。丘欣榮認為,遠離慾望、貪瞋痴慢疑,六根不受六塵影響,凡事不執著,去除內心的雜染,清淨即可現前;孫娟娟自認是「追星族」,從電視上,聽到星雲大師一句「一切反求諸己」,二十多歲就開始一路追隨大師,並徹底奉行一師一道,找到生命安住的妙方;陳秀桃表示,因先生英年早逝,讓她深刻體悟生死無人可替代,在道場發心服務奉獻,開發無限的潛能;戴登鐘也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因果。我視《金剛經》為一切修行的根本,應無所住,才能真空、生妙有,使我享受行佛的歡喜。」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主持《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與人生論壇,佛光山修持中心主任慧昭法師、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佛光山弘講師依導法師,回答經典的要義「無相布施、無住生活、無我度生、無得而修」、「為何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如何調伏習性」、「如何讓生活得以解脫自在?」等提問。
多位來賓精闢的言談後,讓大家了解到,明白《金剛經》後,生活是寬闊的、是自在的、是解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