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與信仰

普範 |2012.04.08
1226觀看次
字級

應台大哲學系孫效智教授的邀請,二○一一年二月,我回到母校台大開了一門通識教育的課程:「生死課題的現代省思與探索」。在第二周的課堂上,簡介「現代生死學」的緣起與內涵,我講了一段話:

「生」與「死」是生命本身一體之兩面,我們落在宇宙生命的大化流行之中,「生」與「死」都是「生命」的展現;換言之,不但「活著」是「生命」的展現,「死亡」也是「生命」的展現。若無「生命」的存在,即無「生死」的交替;反之,若無「生死」交替,亦無「生命」的展現。

後來有學生在他的心得報告中寫道,當他聽到「『死亡』也是『生命』的展現」這句話時,當下心中覺得十分震撼,他從來就不曾如此深刻地思考過「死亡」的深層意義,覺得我的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其實「死亡也是生命的展現」並不是什麼深奧難懂的玄妙道理,也不是我的創見或發明,而是有情生命本具的動力與內涵,只是大多數人都因為恐懼而迴避死亡,並且不斷地為死亡蒙上一重又一重的面紗,而對它的全貌憨然不覺。我只不過是奉行孔子所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為大家揭開覆蓋在死亡上面,這重重神秘、恐懼與誤解的面紗,還它一個本來面目。

那麼,死亡「為何」是生命的展現?又「如何」展現?我先講幾段歷史故事,再作分析,大家就可以明瞭。

戰國末年,秦國變法成功,武力強大,秦軍所向無敵,秦王嬴政(日後的秦始皇)意欲統一天下,對於各國諸侯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諸侯各國危在旦夕。燕國太子丹,想要招募膽識過人的英雄出使秦國,用計劫持秦王,迫使他歸還併吞諸侯的土地,如若不行,就刺殺秦王。經多方尋訪,終於獲得一位名叫荊軻的壯士願往。

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將王翦率軍攻破邯鄲城,俘虜了趙王,大軍隨即北進直逼燕國,兵臨易水,準備進攻燕國。太子丹見情勢已經萬分危急,就催促荊軻準備出發,但是荊軻說:「要出使秦國,必須要有信物,才能取信於秦王。秦王懸賞黃金千斤和采邑萬戶以緝拿樊於期將軍,希望太子您給我樊將軍的首級與燕國督亢的地圖,讓我帶去進獻,秦王一定會高興地接見我,我這才能實現您的計劃。」太子丹說:「樊將軍在危難之際前來投奔,我實在不忍心殺他,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荊軻見到太子為難,就自己去見樊於期,說:「秦王也太狠毒了,把將軍的父母宗族都殺害了,現在又以重金采邑求購將軍的首級,將軍怎麼辦?」樊於期仰天長嘆,流著淚說:「我恨透了秦王,一心想要報仇,只是不知道有什麼辦法?」

荊軻就說:「我現在有一個機會,既能為將軍報仇,又能解除燕國的憂患。」「有什麼好辦法?」「在下希望能得到將軍的頭顱,拿去獻給秦王,當秦王見在下時,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刀刺進他的胸膛。將軍認為如何?」「只要能刺殺秦王,要用我的頭顱,也在所不惜。」樊於期知道自己的仇終於能夠有機會報了,二話不說,毅然拔劍自刎。

太子丹聽到消息,急忙趕來,伏屍痛哭,然後將樊於期的頭顱裝進一隻匣子裏,連同燕國督亢的地圖,交給了荊軻。又選了一位名叫秦舞陽的勇士作為副使,從薊都(今北京)出發。(續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