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1981 年(民國70年)
■政策電影仍有後繼熱心者,如《辛亥雙十》、《龍的傳人》、《揹國旗的人》、《海軍與我》、《中國女兵》、《二等兵》、甚至《大湖英烈》等。此外,由大陸傷痕文學改編者,如《假如我是真的》、《上海社會檔案》均受到肯定。
■金穗獎當年得獎人如萬仁、柯一正、麥大傑、蔡明亮均在日後台灣新電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足見金穗獎已成為人材培育搖籃。
■電視錄影帶被盜錄情形,打擊國片業者甚鉅。
■新聞局草擬「電影法」,與外片配額法一齊修正,並減少美片商十部配額,輔導國片。
■電影文化在為新電影運動鋪路,電影圖書館放映受肯定的國片,如《董夫人》、《冬暖》、《瘋劫》、《俠女》。並放市川崑、荷索、溫德斯、法斯賓達、楊楚、維斯康提、狄西嘉作品,及大量法國片。
■國內二大報推出電影專欄,《中國時報》是「一部電影大家看」,《聯合報》是「電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