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一三二七—一三八七年),字仲溫,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初期著名書法家。最擅長的書體是小楷,其次是狂草與章草的揉合體。

他的小楷出自鍾繇、王羲之,尤得力於鍾繇,可謂取法高古。清朝書法家翁方綱於《複初齋文集》讚譽有加:「有明一代小楷宋仲溫第一。」
明代初期的書法,承襲元代尚古書風,彼時書法風氣以臨摹古人為主。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對書法亦愛好與重視,且明代初期的書法家多數是元朝遺臣,因是「尚古」書風之故,仍以繼承傳統為主。其中,以宋克、宋璲、宋廣三兄弟較著名,尤以宋克最為突出。
宋克自幼愛讀書,而其性格豪爽,喜擊劍走馬,有俠客風骨,家中門客甚多,又因喜飲好博,家財逐漸散失。
元時動亂之際,欲樹功立業,決意北走中原,舉義旗而起事。無奈中道受阻改變原意,轉為溯江遊金陵,入浙江之金華、會稽諸山,搜奇攬古,之後歸賦,因是其氣節宏大,故聞名於鄉里。
張士誠屢欲招其為幕賓,皆謝辭不赴,閉門隱居,闢一靜室,內藏歷代法帖、周秦銘文,專心於書畫,日遊其間不以為倦。
隱居期間,宋克與楊維楨、倪瓚等人交往頗契,常以詩文相互酬唱,楊維楨對宋克頗為推許,一有新吟即請宋克書寫,兩人友誼深厚是一回事,此舉是對宋克書法的敬重,也是真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