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各界為了外勞基本工資是否與本勞脫鉤,討論頗多,但莫衷一是,甚至政府各部會看法也分歧。
筆者建議可由下列幾點處理。首先,盡速查明各國勞工基本工資現況並公布。
數據是客觀的科學,按理代表的意義不應因人而異,但近來各種議題,從瘦肉精、禽流感乃至基本工資問題,立場針鋒相對者對同一份研究或數據,解讀卻南轅北轍,如此只問立場不論是非,令人匪夷所思。
以基本工資為例,反對脫鉤者說他國外勞因基本工資比台灣高,所以脫鉤不致影響外勞權益,但卻也有人舉新加坡、韓國、泰國等國為例,說這些國家外勞工資比台灣低,台灣不必打腫臉充胖子,如此欲取得共識,無異癡人說夢。
其次,在全球極力發展經濟、競逐資源的今天,應考慮的為相對(非絕對)優勢,例如只要外勞工資優於本國勞工,可吸引外勞至台灣工作,達成幫助經濟發展目的即可。
反對脫鉤者另一論點為,一旦脫鉤恐影響外勞人權。筆者認為「人權」非僅限經濟的利益(薪資),工作環境、條件與雇主心態更重要,比方說給高薪卻凌虐外勞,能稱為尊重人權嗎?
台灣日益少子化與高齡化,引進外勞作為替代性遞補人力,就人力資源發展而言可能難避免,如何妥善規畫、限定外勞的工作範圍,從事本勞不願從事的工作,既幫助企業又不致影響本勞就業權利,才是應考量之處。
洪裕仁(高雄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