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光汙染 制定全國統一法令

曦文 |2012.03.29
781觀看次
字級

由於民眾陳情光害事件愈來愈多,台北市政府研擬制定全國首創的光害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將明定違反光害管制標準,避免因光害影響環境與民眾作息。

另據報載,高雄美麗島捷運站出口以「祈禱」為主題的景觀設計,因曲面玻璃帷幕經太陽反射,附近商家受不了,訴請排除侵害,法院也判決市府應為商家裝設遮陽簾。

筆者認為,北市府真知灼見草擬法案,法院作出符合友善環境及人性需求的判決,誠屬先進的文明作法,值得讚賞,但台灣地窄人稠、城市化普遍,除南北兩大都市,相同或相類似的光害事件到處可見,其他縣市難道沒有光害?

況且,光害來源範圍廣泛,包括LED電子看板、燈箱廣告、霓虹燈、投射燈等招牌,建築物外牆、窗戶及屋頂使用反光材質、探照燈、室內拍照或裝置閃爍燈光等,不一而足,法令是否能全部涵蓋,不無疑問。

此外,如台北市施行效果良好,其他縣市比照辦理,但在各自為政下,法令內容或罰則可能大不相同,甚至出現相同光害行為受不同處遇的「一國多制」情形。

因而,既然光害屬環境汙染一環,且侵害權益性質相同,實無理由局限於區域性個別立法,因此,與其任由各縣市可有可無、可快可慢的自行立法,不如由中央部會集思廣益,彙整各縣市及相關民間團體意見,統一制定適用全國的法令,才是正確作法。

曦文(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