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即將啟用,豐富高雄市展演空間,讓縱橫捷運藝文路網成形。高雄市文化局長史哲昨天表示,展演空間定位刻不容緩,藝文人口的培養也面臨考驗。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二十三日將分階段啟用,約有八百個座次,定位為中型劇場,市府已規畫首檔演出是紙風車劇團的《新月傳奇》,盼新的展演場和表演團體相互拉抬,增加能見度。
隨著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啟用,高雄市沿捷運紅、橘線的藝文路網成形,沿線民眾可就近參與藝文活動。過去高雄市予人「文化沙漠」的負面印象,近年隨著展演空間的興建和藝文活動頻繁,參與藝文人口成長不少。
除了現有的展演空間,高雄市還有耗資五十億元打造的海洋文化暨流行音樂中心,以及百億元造價的衛武營國家音樂廳等展演場即將完工啟用,但如何培養藝文人口,文化局不敢輕忽展演安排。
高雄市議員黃柏霖對於培養藝文人口,主張從小學教育、表演產業聚落和鼓勵在地表演團體等多方面著手。
長期參與表演,也觀察高雄市藝術文化表演活動的對位室內樂團藝術總監梁孔玲說,高雄市藝文人口已快速成長,而且積極參與。她以駁二藝術特區的展演和春天藝術節草地音樂為例,強調不僅在地民眾踴躍,也有不少外地藝文人口前來。培養藝文人口,她認為應增加小型劇場,鼓勵實驗性表演與生活結合,讓藝術不再「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