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暑假結束後,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回到學校上課,卻發覺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媽媽焦急的帶他配了眼鏡,但是戴得很不舒服,視力也還是模糊,經過醫師檢查,學生根本沒近視,可是卻戴了一副近四百度的近視眼鏡,原來是所謂的假性近視造成。
北市醫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陳子儀說,假性近視是因為近距離用眼過度,使睫狀肌過度收縮,長時間下來肌肉無法放鬆而處於痙攣狀態,導致短暫性的近視;上述個案即是暑假期間每天打電動玩具,才導致假性近視。
陳子儀表示,假性近視會在使用散瞳劑(睫狀肌鬆弛劑)後消失,因此使用散瞳劑前後驗光度數的差距,就是所謂的假性近視,有些家長認為,「小於兩百度的就是假性近視」迷思,期時是錯誤觀念;它可以是獨立存在,也可能同時有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度數通常不會太深,但是年齡愈小,愈容易有較高度數的假性近視,醫師說,臨床上曾有高達六、七百度假性近視病例。
而現代一般成年人電腦等近距離工作愈來愈多,成年人有假性近視現象也相當常見,病患會抱怨戴著眼鏡還是看不清楚。
陳子儀醫師表示,假性近視可以用散瞳劑治療,讓睫狀肌解除緊繃,使水晶體厚度及屈折率回復到正視眼狀態。
她提醒,應該把握尚可治療的假性近視期,若是沒有治療,久而久之也會成為真性近視,若成了真性近視,就算只有二十五或五十度,用散瞳劑也無法回復了。
陳子儀建議,學生驗光一定要散瞳前和散瞳後做比較,以免配錯了度數;若是長期配戴過高度數的眼鏡,久而久之眼睛會適應高度數狀態,就真的成了這個度數的近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