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流傳下來的古籍《黃帝內經》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上述觀點提醒我們,活著就要養生。
「藥食同源」在中醫理論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許多食物本身就是藥物,而且食物無毒、茶葉還可以解毒,不像吃化學合成藥劑如同在吃毒;利用飲食治病可以達到最理想且無副作用的療效,選擇天然營養且美味的食物,應沒有人會拒於千里之外。
中國古代認為五音、五方、四時、五藏密切相關,對應於天地間循環往復的季節。在《漢書‧律歷志》中把音樂上的「宮商角徵羽」、五行的「土金木火水」、方位的「東南西北中」,時令的「春夏秋冬」聯繫起來;所謂的「角為木聲,居東方,時序為春」中醫對於黃帝內經中五行的應用,不光只是針對季節,還有對於人體五臟的的連繫,春天對應臟器為肝,其色為青。
立春過後代表著春天已到,而春天代表著一切生發之機,萬物生長的季節,因此,我們在春天時宜多食多飲益肝養陽的飲品食物。而一日之間從日生而日落,如同一年四季變化般的循環,晨起如春重生發,適宜飲《穀成》養生茶飲(配方主要為何首烏、東方美人茶)提振精神。
許多人會在春天的數個節氣當中,明顯感受到背和四肢寒涼,感覺陽氣不足,肝氣欠缺,由於肝開竅於目、肝亦主筋之因,出現眼睛痠澀、精神疲倦等跟不上春天陽氣生發的狀態。因應於此,我們在春天宜養肝血,以濡潤四肢,充滿活力。
在《何首烏》一書中,李時珍曰:止心痛,益血氣,黑鬢髮,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髮為血之餘且須血行而生發,何首烏補益精血,向來是補血氣黑鬢髮的首選,且能補肝腎、不寒不燥,是為滋補良藥。氣血充足,人自然猶如春天一般的精神好。
而從立春開始可以飲用本土的《東方美人茶》。東方美人茶,為新竹縣峨嵋鄉、北埔鄉的特產,由於山區經常霧氣瀰漫,適合茶樹生長,所產東方美人茶品質也特優,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是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
東方美人茶獨特的熟果香和蜂蜜香氣,據說來自小綠葉蟬的叮咬而產生,因而茶園若要吸引小綠葉蟬群聚,那就絕對不能噴灑任何農藥;所以,有蟲害的東方美人茶才是最高級的極品。而調製的《穀成茶》,即藉以味道契合的何首烏加上美人茶二味調之,使養生之道不再嚴肅而隨手可得,更添口感上的輕盈不濃重,使味覺清新。
一日之計在於春亦是晨,最適合選擇晨起如春的何首烏美人茶當早茶,而來揭開一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