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人反核抗爭 是提醒所有民眾核能風險 沉默就是姑息 勿因肉眼看不見 輕忽可能的危害
當全台灣的媒體都在瘋林書豪時,有近兩百名警察開到蘭嶼維持秩序,因為蘭嶼前天舉行第四次「驅逐惡靈」反核抗爭,要求台電立即遷移核廢料,因為核廢料輻射已外洩,造成居民罹癌人數不斷增加,甚至有五歲小女孩罹癌。
公民集會結社表達主張,原本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而警察以維持秩序之名出動,也是警方的職責。
但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島,如果不是當年台電罔顧程序正義,將核廢料存放到蘭嶼,然後不善盡監督保管責任,造成核廢料外洩,危及居民的生存權,這些生性樂觀的原住民同胞,就不至於大動作的抗議。
然而,更荒謬的事發生了,我收到島上居民的電郵(附照片),說抗議結束後隔天,全島竟大停電,當然台電會搬出理由解釋停電原因,然而,時機如此湊巧,未免讓人產生聯想。
當台電改核四設計圖,被監察院糾正、原能會不放行,英法兩國媒體大篇幅質疑核四商轉後的安全性,美國奇異電子放話核四商轉後不提供保固(因台電改設計圖)時,台電要求追加預算,使核四總興建成本超過三千億元,卻依然能通過,實在不得不讓人憂心,沒有人可有效監督台電與核四未來的商轉。
蘭嶼居民在捍衛自己的生存權時,其實也在提醒所有民眾,特別是大台北地區的居民,留心生活環境與核電廠間的風險,不要像蘭嶼那樣在副作用發作後,才體悟事情的嚴重性。
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民眾好像更在乎林書豪的表現,因為這種風險不是肉眼可看見,而輕忽了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如果大家不醒悟,等於是放縱「核能惡靈」作怪。
福島「三一一」核災即將滿一年,日本政府依舊對核災後續問題束手無策,台灣對核電的關心也隨著時間淡薄,重新回到無感狀態,人民的沉默就是姑息,難道台灣真要體驗過風險,才能喚醒絕大多數人對核能安全的關心?
沈嚳果(台北市/環保工作者)